宣城市行政区划地图清晰呈现了这座皖东南城市的层级结构:辖1区(宣州区)、4县(郎溪县、泾县、绩溪县、旌德县)、代管2市(宁国市、广德市),总面积1.23万平方公里,是安徽省与苏浙两省交界的重要门户。行政区划沿革自2000年撤地设市后趋于稳定,乡镇街道布局则体现南北过渡地带的地理特征,既有平原圩区的密集聚落,也有皖南山区的分散村落。
- 核心区划:宣州区作为市政府驻地,下辖9个街道、13个镇和4个乡,集中了全市超1/3的乡镇单位,其中双桥、鳌峰等街道为城市核心区;代管的宁国市和广德市均为工业强县,前者拥有6个街道和8个镇,后者设3个街道和6个镇,体现县级市城镇化水平优势。
- 县域特色:泾县以9镇2乡的规模成为县域面积最大者,桃花潭镇、云岭镇等依托文旅资源形成特色集群;绩溪县8镇3乡则凸显徽文化底蕴,上庄镇、伏岭镇等与黄山山脉交错分布。
- 省际边界:广德市新杭镇、郎溪县梅渚镇等与江苏浙江接壤的乡镇,在区划地图上形成密集的省界交汇点,凸显宣城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前沿的区位价值。
末段提示:通过行政区划地图可快速掌握宣城“一区两翼多节点”的空间格局,建议结合地形图进一步分析其“七山一水一分田”的分布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