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余项地方标准及技术规范
关于食品快速检测标准,综合权威信息整理如下:
一、地方标准体系
-
深圳市标准
《食品快速检测样品制备指南》(DB4403/T588-2025)于2025年3月1日正式实施,规范样品制备流程,确保检测准确性。
-
广州市标准
2022年发布的4个《食品快速检测工作规范》地方标准,涵盖基本要求、日常检测、技术服务、监督评价等4个部分,形成“主体自检+技术指导+监督评价”新模式。
-
绍兴市标准
作为全省首个食品快检地方标准,规范资源管理、过程控制及人员培训,填补了省内相关服务标准的空白。
二、技术规范与方法
-
检测技术
包括免疫层析法(如检测农药残留、兽药残留)、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苯并(a)芘、甲醛等)、拉曼光谱法(水产品检测)及质谱技术等。
-
设备与人员要求
-
设备需满足精准度、灵敏度要求,如纳米传感器、光谱仪器等。
-
检测人员需具备专业资质,定期接受培训。
-
三、管理要求
-
质量管理体系
需建立标准物质库和质控体系,确保检测结果稳定可靠。
-
监督评价机制
通过第三方机构进行技术评价和监管部门监督,形成闭环管理。
四、其他相关标准
-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和方法标准 :包含37条国家标准,涵盖食品综合、工艺分析等类别。
-
团体标准 :如T/SATA 018-2020规范快检室运营服务流程。
注:不同地区标准存在差异,建议检测机构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用标准,并确保与监管部门要求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