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审工作计划及措施需围绕公司战略目标,强化监督与服务职能,通过制度完善、风险防控和资源整合提升管理效能。以下是核心要点:
一、工作目标
-
风险防控 :降低违法违纪行为,防范系统性经营风险,保障资产安全。
-
管理提升 :通过审计促进资源合理配置,提高经济效益和运营效率。
-
服务转型 :从财务审计向经济效益审计、内部控制审计等多元化方向发展。
二、工作重点
-
财务与预算审计
- 审核财务报表、会计凭证,核实数据真实性;通过预算审计促进预算执行与目标对齐。
-
内部控制审计
- 评估财务、采购、资产管理等制度执行情况,查找薄弱环节并提出改进建议。
-
专项审计
- 开展投资项目、成本费用、经济责任等专项审计,支持战略决策。
三、工作措施
-
制度完善
- 建立《预算执行审计》《合同管理审计》等专项制度,确保审计工作有据可依。
-
流程规范
- 采用标准化审计流程,包括审计计划制定、现场实施、问题跟踪等环节,保障审计质量。
-
资源保障
- 配备专业审计团队,提供必要经费支持,强化信息化工具应用。
-
风险预警
- 建立风险监测机制,对重大合同、资金流向等关键领域实施专项监控。
四、实施步骤
-
年度计划 :明确审计重点、目标及时间表,如第一季度完成财务审计,第二季度开展内控评估。
-
问题整改 :对审计发现的问题跟踪落实,督促被审计单位制定并执行整改措施。
-
成果运用 :将审计建议纳入管理改进,形成可量化的风险控制指标。
通过以上计划及措施,可有效发挥内部审计的“第三道防线”作用,助力公司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