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最新政策明确将提高教师教龄津贴标准,重点解决现行“35710”补贴过低问题(满20年教龄仅10元/月),并首次提出研究调整机制,未来涨幅可能达每月400-1000元,同时针对60年代民办代课教师推出专项补助政策。
-
政策核心调整方向
现行教龄津贴执行1985年制定的“35710”标准(5年3元、10年5元、15年7元、20年以上10元),已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新政策提出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参考教师工资10%的比例测算,未来津贴有望提升至每月400-600元,部分地区或超1000元,以体现对教师长期贡献的认可。 -
两类教师群体覆盖
- 在职教师:所有公办学校教师(含幼儿园至中专)均纳入津贴提升范围,教龄计算延续原有规则,包括调入教师、民办转公办教师等特殊情形。
- 原民办代课教师:对60年代离岗且未参保的农村民办教师,按教龄分段补助(如10-19年700元/月、20年以上900元/月),由中央与地方财政共同承担。
-
实施进展与预期
政策已由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文推动,进入地方细化阶段。津贴调整需经国家研究后统一确定,预计未来1-2年内落地;民办教师补助则需各地结合经济状况制定细则,广东等先行地区已提供参考案例。
教师待遇提升是“强教必先强师”的关键举措,此次改革将显著改善教师职业吸引力,建议关注地方教育部门后续通知以获取具体申领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