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危险源辨识及控制措施

​工厂危险源辨识及控制措施是保障生产安全的核心环节,需通过系统化方法识别机械、电气、化学等潜在风险,并采取工程技术、管理规范、培训教育等综合手段降低事故概率。​

  1. ​全面辨识危险源​
    工厂危险源包括机械设备运转部件、电气线路老化、化学品泄漏、火灾隐患等。通过现场观察、安全检查表、历史事故分析等方法,分类记录高风险区域(如高温高压设备)和人为操作隐患(如不规范作业)。

  2. ​科学评估风险等级​
    采用风险矩阵或LEC评价法,根据事故概率和后果划分高、中、低风险等级。例如,易燃易爆化学品存储区属高风险,需优先管控;而低频使用的工具磨损可列为中低风险。

  3. ​分级管控措施​

    • ​工程技术控制​​:安装安全防护罩、自动停机装置,优化化学品储存通风系统。
    • ​管理规范​​:建立危险源台账,明确责任人,定期检查设备状态并记录。
    • ​应急与培训​​:制定应急预案,开展消防演练;员工需通过安全操作考核,掌握防护装备使用方法。
  4. ​持续改进机制​
    通过传感器监测、隐患排查数据分析和员工反馈,动态调整管控措施。例如,引入智能巡检系统实时监控设备温度波动,提前预警故障。

​安全生产需全员参与,将危险源管控融入日常流程,才能实现长效预防。​

本文《工厂危险源辨识及控制措施》系辅导客考试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合作方转载必需注明出处:https://www.fudaoke.com/exam/2571923.html

相关推荐

电气作业风险辨识的内容

电气作业风险辨识主要涵盖以下五个核心方面,结合权威资料整理如下: 一、主要风险类别 电击风险 接触**导体或线路绝缘不良时可能发生电击,需注意带电作业防护。 机械伤害风险 使用工具(如螺丝刀、钳子)不当或设备故障可能引发机械伤害。 高温烧伤风险 电气设备运行时产生的高温部件可能造成烧伤。 高空坠落风险 需在高处作业时,存在坠落、滑倒等安全隐患。 环境与操作风险 湿滑地面、恶劣天气

2025-05-06 资格考试

井下电工风险辨识及防范措施内容

井下电工面临触电、设备砸伤、火灾等多重风险,防范需从岗前培训、防护装备、规范操作、设备检查及应急预案五方面系统落实。 岗前培训与防护装备 电工须接受电气安全、环境风险及应急处理的专业培训,并配备绝缘头盔、防静电鞋、防护眼镜等装备,确保基础防护能力。 规范操作与危险源控制 严格按规程操作带电设备,避免误触高压电;搬运重型设备时捆绑牢固,高空作业系安全带,外露机械部位加装防护罩。 设备检查与火灾预防

2025-05-06 资格考试

煤矿检修工岗位风险点

煤矿检修工岗位风险点主要涉及机械伤害、电气伤害、高处坠落、瓦斯爆炸及管理缺陷等方面,具体如下: 一、机械伤害 旋转/移动部件 :采煤机内部刀具、齿轮、链条等未断电或隔离时,易夹伤手部或肢体。 设备故障 :闭锁/保护装置损坏、截撤人误操作或交叉作业时,机械部件可能突然启动,造成伤害。 二、电气伤害 触电风险 :未执行停送电、验电、挂牌制度,或高压设备操作不当,易引发触电事故。 漏电隐患

2025-05-06 资格考试

井下电工岗位风险有哪些

井下电工岗位风险主要包括‌触电事故、瓦斯爆炸、设备故障引发伤害、缺氧窒息、坠落或砸伤以及粉尘危害 ‌,这些风险直接威胁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与健康。 ‌触电风险 ‌是井下电工面临的首要威胁。井下环境潮湿,电缆、电气设备易老化或破损,若防护措施不到位或操作不规范,可能引发高压电击事故。作业时需穿戴绝缘装备,定期检查设备绝缘性能并严格断电操作。 ‌瓦斯爆炸 ‌在煤矿等井下场景中尤为突出

2025-05-06 资格考试

井下电工的危险源有哪些

井下电工的工作环境复杂且充满挑战,危险源主要包括 电气事故、机械伤害、气体中毒、坍塌事故以及噪声事故 。这些危险源不仅威胁着电工的生命安全,还可能对整个矿井的生产造成严重影响。以下将详细阐述这些危险源及其应对措施。 电气事故 是井下电工面临的最直接风险。由于井下环境潮湿,电气设备容易受潮,导致绝缘性能下降,从而引发触电、短路等事故。电缆破损、接线错误、设备老化等问题也增加了电气事故的风险

2025-05-06 资格考试

井下电钳工岗位风险及防控措施

​​井下电钳工岗位面临电击、机械伤害、火灾爆炸等高风险,需通过规范操作、环境监测、个人防护等多维度防控。​ ​ ​​电击风险防控​ ​ 井下高压设备易引发触电事故,需严格执行停电、验电、放电流程,使用绝缘工具并佩戴防护手套。设备检修时需闭锁电源并悬挂警示牌,禁止带电操作。 ​​机械伤害预防​ ​ 操作电动工具或吊装设备时,需检查机械状态并佩戴护目镜、安全帽。避免疲劳作业,定期维护设备

2025-05-06 资格考试

井下电工岗位风险辨识卡怎么填写

井下电工岗位风险辨识卡的填写需结合作业流程、安全风险及管控措施,确保全面覆盖潜在隐患。以下是具体步骤和要点: 一、核心流程与风险点 作业流程风险 非专职电工操作、无证上岗、未严格执行停送电审批制度等,易引发触电或误送电事故。 带电检修、搬迁设备未断电,存在高压触电风险。 环境与防护风险 巷道支护不良、瓦斯浓度未检测,可能引发顶板事故或爆炸。 个人防护用具(如绝缘手套、安全带)不齐全或使用不当

2025-05-06 资格考试

煤矿个人安全管控措施

煤矿个人安全管控措施是保障矿工生命安全的关键环节,以下是一些重要措施: 1. 安全培训与资质要求 矿工必须接受全面的安全培训,未经培训不得上岗作业。 特种作业人员需取得国家规定的操作资格证书。 2. 个人防护装备 矿工需佩戴安全帽、携带自救器和矿灯,并穿防静电、阻燃的工作服。 禁止携带烟草、点火物品及穿化纤衣物入井。 3. 风险管控与隐患排查 企业需建立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

2025-05-06 资格考试

煤矿工作面风险点及防范措施

煤矿工作面风险点及防范措施可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结合权威资料及最新规范: 一、瓦斯爆炸风险 风险点 :瓦斯浓度超标(5%-16%)、高温火源、通风不良等。 防范措施 : 加强瓦斯检测与监测,确保浓度在安全范围内; 采用防爆设备,严格执行明火管理制度; 实行分区通风,设置防爆门及水棚隔离危险区域。 二、顶板坍塌风险 风险点 :支护强度不足、地质构造复杂(如断层、破碎带)。 防范措施 :

2025-05-06 资格考试

煤矿检修工岗位风险及管控措施

煤矿检修工岗位风险主要集中在电气操作、机械伤害、高空坠落及瓦斯隐患等方面,需通过标准化流程、个人防护和协同作业等管控措施保障安全。 电气操作风险 检修高压设备时需严格执行停电、验电、放电流程,佩戴绝缘手套和靴具,实行“一人操作、一人监护”制度,严禁约时送电。 机械与液压系统风险 检修采煤机等设备前必须卸压、闭锁电源,使用合格起吊工具,人员避开运动部件;液压元件检修时需确认系统无残余压力

2025-05-06 资格考试

工厂风险辨识管控清单

​​工厂风险辨识管控清单是企业安全生产的核心工具,通过系统化识别危险源、分级管控风险、动态更新措施,实现从源头预防事故。其关键价值在于:覆盖人、物、环境、管理全要素,采用红橙黄蓝四色分级,结合工程技术、个体防护等多层防御,并嵌入岗位责任与应急响应机制。​ ​ ​​全面辨识风险点​ ​ 风险辨识需覆盖生产工艺、设备设施、作业活动等静态与动态场景,包括正常、异常、紧急三种状态。例如,机械能(物体打击

2025-05-06 资格考试

建筑工地危险源辨识及控制措施

建筑工地危险源辨识及控制措施需系统化管理,涵盖危险源识别、分类、控制及持续管理。以下是具体要点: 一、危险源识别方法 系统评估 :通过施工计划、现场勘察及风险评估,识别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起重机械、电气设备等常见危险源。 多维度分析 :从人(违章操作)、料(材料堆放)、机(设备故障)、工艺(高空作业)、环境(通风不良)等角度进行动态分析。 二、危险源分类 固定危险源 :如吊车、高压电线

2025-05-06 资格考试

工厂安全风险辨识清单

工厂安全风险辨识清单 是用于识别和评估工厂运营中可能存在的各种安全风险的详细文件。它涵盖了从机械设备、电气系统到化学品处理、人员操作等多个方面的潜在危险,以确保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保障员工安全和工厂正常运行。 1. 机械设备风险 运动部件伤害 :如皮带、齿轮、轴等旋转部件,可能对人体造成夹伤、割伤等伤害。 物体打击 :移动或掉落的物体可能对人体造成打击伤害。 机械故障 :设备故障可能导致意外启动

2025-05-06 资格考试

危险源识别清单电子版

危险源识别清单电子版是一种高效的工具,用于全面识别、评估和控制潜在危险源,确保生产、储存、使用等环节的安全。以下从定义、用途及优势三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1. 危险源识别清单的定义与重要性 危险源识别清单是一种系统化的记录工具,用于列出可能导致事故的能量、物质、设备或环境因素。它帮助企业或组织识别潜在危险源,从而制定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 2. 危险源识别清单的用途 风险辨识与评估 :通过清单

2025-05-06 资格考试

电工不足及改进措施

电工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及改进措施可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结合技术能力、安全意识、职业素养及行业环境进行系统性提升: 一、技术能力不足 知识体系单一 :多数电工仅掌握特定设备操作,缺乏电力系统整体运行理解,难以应对复杂故障排除。 新技术跟进滞后 :面对智能家居等新兴技术,部分电工未及时更新设备操作技能。 改进措施 :加强系统化培训,涵盖电路原理、设备特性及故障诊断;鼓励实践与新技术学习

2025-05-06 资格考试

电气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整改措施

电气安全隐患及整改措施可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系统梳理: 一、主要安全隐患 线路与设备老化 电线绝缘层老化、破损,设备绝缘性能下降,易引发短路、触电风险。 过载与接地问题 电路负荷过大导致过热,接地失效或未设置保护装置,增加火灾和电击隐患。 安装与维护不规范 接线错误、设备未采取防火隔离措施(如木质外壳、可燃物上安装电器),防护设施不足。 操作与防护不足 人员操作不当(如私自改装设备)

2025-05-06 资格考试

电工岗位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内容

电工岗位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是保障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核心工作,重点包括 设备接触不良、线路老化、过载发热等常见隐患的排查,以及通过规范操作、定期维护和应急处理等系统性治理措施消除风险**。** 设备与线路隐患 重点检查插座、开关等电气连接部位是否接触不良或氧化,测量线路绝缘性能是否达标,排查配电箱内元件(如接触器、熔断器)是否老化或损坏。发现异常需立即断电处理,更换变形弹片、破损导线或失效元件。

2025-05-06 资格考试

井下电工岗位存在的安全隐患

井下电工岗位存在的主要安全隐患包括 触电风险、机械伤害、气体中毒、坍塌事故以及噪声风险等,这些隐患对电工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因此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至关重要。 触电风险 是井下电工面临的最直接威胁。由于井下环境潮湿,电气设备容易受潮漏电,增加了触电的可能性。电缆破损、接线不牢、设备老化等问题也可能导致意外触电。为降低触电风险,电工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定期检查电气设备,确保绝缘良好

2025-05-06 资格考试

电工岗位安全承诺书10条

在电气工程领域,电工岗位安全承诺书是确保工作环境安全、预防事故的关键文件 ,它不仅规定了电工的工作行为准则,还强调了个人责任和社会义务。电工岗位安全承诺书通常包含了多项具体的安全措施和行为规范,旨在保护员工的生命安全与健康,同时维护企业财产不受损失。 佩戴个人防护装备 :电工必须在进入施工现场后穿戴好安全防护用品,包括但不限于安全帽、护目镜、绝缘手套等,以减少意外伤害的风险

2025-05-06 资格考试

生产车间异物控制方案

生产车间异物控制方案的核心是通过‌系统化管理流程 ‌、‌技术防控手段 ‌及‌全员参与机制 ‌,最大限度避免毛发、金属碎屑、塑料残渣等异物混入产品。‌关键亮点包括人员行为规范、设备防护升级、原料筛选标准化、环境监控强化及应急响应机制 ‌,形成全链条闭环管理。 ‌1. 人员行为与流程管控 ‌ 操作人员需接受异物风险培训,穿戴无纤维脱落的工作服、发网及无口袋工装,禁止携带饰品或手机进入车间

2025-05-06 资格考试
查看更多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