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强教授在学术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核心研究方向与理论贡献
-
多相/多组分高分子体系流变学
提出国际公认的“两相流变模型”(The Model of Song and Zheng),深入研究共混体系相分离机制,提出长时区域特征流变响应、时温叠加失效等理论。
-
动态流变学方法应用
将动态流变学引入粒子填充导电复合材料体系,揭示小应变/大应变下导电结构变化与动态逾渗现象的微观机制。
二、科研项目与资金支持
主持国家级项目超40项,包括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等,总经费超3000万元。
三、学术成果与影响力
-
论文发表
发表SCI收录论文640余篇,总引用量超12000次,其中影响因子大于10的论文4篇,大于5的33篇。
-
专利与经济效益
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80余件,研究成果转化创造经济效益超80亿元。
四、学术团队与荣誉
创建中国首个高分子动态流变学研究团队,获宝钢优秀教师奖、中国化学会高分子基础研究王葆仁奖等4项省部级科技一等奖。
五、社会影响
以犀利演讲风格和学术观点引发广泛关注,例如对教育、体育等领域的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