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有恐高症、心血管疾病、未接受专业培训、饮酒或服药后、未成年或孕妇、年龄过大或体力不足的人员不宜从事高处作业。这些群体因身体条件、精神状态或技能缺失,易引发坠落、操作失误等安全事故,需严格筛查。
恐高症或心理素质差者不宜从事高空工作。恐高症患者在高处易出现头晕、手抖、恐慌等反应,无法保持平衡和专注,极大增加坠落风险。即使经过心理干预,仍可能存在应激反应,建议转岗至地面岗位。
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者应避免高空作业。高处环境可能引发血压波动、心脏负荷加重,突发昏厥或心梗的概率显著上升。定期体检虽能监测健康状况,但突发性疾病难以预判,此类人员需调离危险岗位。
未接受安全培训或技能不足者不具备高空作业资格。正确使用安全带、识别风险点等需系统学习,未经考核上岗易因操作失误导致事故。企业必须严格执行“先培训后上岗”制度,杜绝无证操作行为。
饮酒、服用精神类药物或过度疲劳者禁止参与高空作业。酒精和药物会降低判断力与反应速度,疲劳状态下的注意力分散可能引发致命错误。作业前须进行酒精检测及精神状态评估,确保人员处于清醒状态。
未成年人及孕妇因身体条件限制应远离高空作业。未成年人骨骼发育未完全,应急能力较弱;孕妇平衡能力下降且需避免剧烈动作,两者均不符合高空作业的生理要求。
55岁以上或体能较差者需谨慎评估高空作业能力。年龄增长伴随视力下降、肌肉力量减弱,高空应急反应速度降低。建议根据体检结果进行岗位调整,必要时配备双人监护或缩短单次作业时长。
企业应建立健康筛查和岗位评估机制,定期核查作业人员资质与身体状态。个人若存在上述风险因素,需主动申报并配合岗位调整,共同维护高处作业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