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梅和出梅的确定方法主要有两种:传统干支纪日法与气象学标准,具体如下:
一、传统干支纪日法
-
入梅标准
芒种后的第一个天干为“丙”的日子被定为入梅日。例如,2024年芒种为6月5日,第一个丙日是6月11日,因此入梅时间为6月11日。
-
出梅标准
小暑后的第一个地支为“未”的日子为出梅日。例如,2024年小暑为7月7日,第一个未日是7月16日,故出梅时间为7月16日。
-
计算示例
-
2023年芒种(6月6日,丙寅日),第一个丙日是6月7日(丙申日)→入梅;
-
2023年小暑(7月7日,丙寅日),第一个未日是7月12日(辛未日)→出梅。
-
二、气象学标准
-
入梅标准
-
连续5天以上阴雨天气,且日平均气温≥22℃;
-
需满足副热带高压北抬至北纬18°-25°,持续5天以上。
-
-
出梅标准
-
连续5天以上晴好天气,且日平均气温≥30℃;
-
副热带高压北抬至北纬25°以北。
-
三、两种方法的差异
-
传统方法 :纯天文计算,全国统一标准,但与实际气候波动存在偏差;
-
气象学方法 :结合温度、降水、副热带高压等综合因素,更具科学性和实时性。
四、实际应用建议
-
历史研究或传统习俗 :采用干支纪日法;
-
农业或气象监测 :优先参考气象学标准。(注:2024年实际入梅时间约为6月13日,出梅时间约7月19日,与干支推算存在3-5天的差异,体现了两种方法的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