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句子存在歧义的典型病句例子,按类型分类说明:
一、停顿位置不当
-
“这苹果不大/好吃”
-
停顿为“这苹果/不大好吃”时,表示苹果味道不好;
-
停顿为“这苹果不大/好吃”时,表示苹果味道好。
-
-
“三个学校校长参加座谈”
- “三个”修饰“学校”还是“校长”不明确,可能指三所学校的校长或同一学校的三位校长。
二、多音词使用不当
-
“这个人好说话”
- “好”读第三声时,表示态度谦和;读第四声时,表示爱说话。
-
“干得真快”
- “干”读第一声时,指物品干燥快;读第四声时,指效率高。
三、修饰语模糊
-
“咬死了猎人的狗”
- 可理解为“猎人的狗被咬死”,也可理解为“猎人被狗咬死”。
-
“数百位战斗英雄的亲属”
- “数百位”修饰“战斗英雄”还是“亲属”不明确,建议改为“数百位战斗英雄及其亲属”。
四、动词与宾语搭配不当
-
“他的笑话讲不完”
- 可能指“他有很多笑话”,也可能指“关于他的笑话一直讲不完”。
-
“钱董事长分别同孙总经理、李总经理进行了交谈”
- “分别同”表意混乱,建议改为“分别与”或“同”。
五、指代不明
-
“她才来,许多人还不结识”
- “不结识”可能指“她不认识许多人”,也可能指“许多人不认识她”。
-
“这份报告我写不好”
- “写不好”可能指“内容写得不好”,也可能指“能力不足”。
六、结构混乱
-
“游击队对敌人的进攻是早有准备的”
- 可理解为“游击队准备进攻敌人”,也可理解为“敌人进攻时游击队已准备”。
-
“他在某杂志生活栏目上发表的那篇关于饮食习惯与健康的文评的人很多”
- “批评的人很多”指“他批评了很多人”,或“批评文章的人很多”。
总结 :歧义病句多因停顿不当、多音词使用、修饰语模糊、动词搭配不当、指代不明或结构混乱引起。修改时需通过调整停顿、明确修饰语、统一动词与宾语搭配等方式消除歧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