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序不当是常见的病句类型之一,通常表现为句子成分顺序不符合语法规则或逻辑事理。以下为10个典型示例及其修改方法,帮助读者快速掌握。
示例及修改方法
多重定语语序不当
- 原句:博物馆展出了几千年前刚出土的文物。
- 修改:博物馆展出了刚出土的几千年前的文物。
- 解析:将时间状语“几千年前”调整到表领属的定语“刚出土的”之前。
多重状语语序不当
- 原句:为了弄清楚孩子为什么在学校打架这件事,家长到学校政教处同政教处主任进行了一次认真的交谈。
- 修改:家长到学校政教处,为了弄清楚孩子为什么在学校打架这件事,同政教处主任进行了一次认真的交谈。
- 解析:将表目的的状语“为了弄清楚……”调整到句首。
主客体颠倒
- 原句:这个国家石油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
- 修改:这个国家生产的石油,长期不能自给。
- 解析:将主语“这个国家”与宾语“石油的生产”互换位置。
定语状语错位
- 原句:在科技发展的道路上,科学工作者正发挥着他们每个人身上蕴藏着的无穷的科学精神。
- 修改:在科技发展的道路上,科学工作者正发挥着蕴藏在他们每个人身上的无穷科学精神。
- 解析:将“蕴藏的”调整到“每个人身上”之前。
并列短语位置不当
- 原句:不仅技术活动富有创造性,而且艺术活动也富有创造性。
- 修改:不仅艺术活动富有创造性,而且技术活动也富有创造性。
- 解析:调整“技术活动”与“艺术活动”的顺序。
虚词位置不当
- 原句:虽然还不到人人会讲普通话的程度,但利用各种方言腔调的普通话来交流一般没有太大的障碍。
- 修改:虽然利用各种方言腔调的普通话来交流一般没有太大的障碍,但还不到人人会讲普通话的程度。
- 解析:将“虽然”调整到句首,使逻辑更清晰。
句式杂糅
- 原句:但就其章节设置、阐释深度等方面依然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 修改:但其章节设置、阐释深度方面依然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 解析:删除“就其……来说”中的“来说”,避免句式杂糅。
表意不明
- 原句:本报派往美国采访9.11事件的记者共两位,到美国三小时后,一人发回来一份长篇讯稿。
- 修改:本报派往美国采访9.11事件的两位记者,到美国三小时后,其中一人发回来一份长篇讯稿。
- 解析:明确“一人”指代的是两位记者中的其中一位。
逻辑顺序错误
- 原句:生活方式,是人类行为活动的空间展现,包含人的学习生活、职业生活、家庭生活、闲暇生活、社会交往等内容。从生活方式上,大体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文化素养和思想品位。
- 修改:生活方式,是人类行为活动的空间展现,包含人的学习生活、职业生活、家庭生活、闲暇生活、社会交往等内容。从一个人的生活方式上,大体可以看出其文化素养和思想品位。
- 解析:将“从生活方式上”调整到句末,使主语明确。
成分顺序不当
- 原句:大力推广普通话数十年来已经取得很大成就,虽然还不到人人会讲的程度,但利用各种方言腔调的普通话来交流一般没有太大的障碍。
- 修改:数十年来,大力推广普通话已经取得很大成就,虽然还不到人人会讲的程度,但利用各种方言腔调的普通话来交流一般没有太大的障碍。
- 解析:将时间状语“数十年来”调整到句首。
总结
语序不当的病句通常涉及定语、状语、主客体、并列短语等位置错误。通过分析句子成分的顺序和逻辑关系,可以快速识别并修正语病。掌握这些规律,不仅有助于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还能在考试中避免失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