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填写不完整的整改措施需从制度规范、流程优化、监督强化三方面入手,确保记录的完整性、可追溯性和准确性。以下是具体措施:
一、制度规范与流程优化
-
制定标准化模板
建立《实验记录填写检查表》《生产记录模板》等,明确必填项(如日期、人员、设备状态、环境条件等),并纳入电子模板,减少人为遗漏。
-
修订记录管理程序
根据《GB/T 27025-2019》要求,完善《记录控制程序》,明确记录需完整、清晰、可追溯,新增记录二级审核制度(填写人自查+主管复核)。
二、强化监督与核查机制
-
实施定期审查
对历史记录开展100%核查(如2024年第三季度实验记录),确保无遗漏,并对关键环节(如生产批次、检验项目)重点监督。
-
增加审核层级
除主管复核外,可引入第三方审核或跨部门交叉检查,提升记录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人员培训与意识提升
-
专项培训
组织检测/生产人员学习《记录控制程序》《质量/技术记录管理程序》,重点培训记录规范及修改要求。
-
强化责任意识
通过月报、医疗质量缺陷记录等渠道,对核心制度落实情况进行通报,明确记录填写的合规性责任。
四、工具与技术支持
-
使用记录管理工具
采用电子表格、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等工具,设置提醒功能,确保记录及时填写。
-
建立追溯机制
对修改记录进行标注(如“增补说明”),并保留原始记录副本,确保信息可追溯至源头。
通过以上措施,可系统解决记录填写不完整问题,提升管理效率和数据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