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个人退税能退多少?
个人所得税退税金额是根据个人年度综合所得收入、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其他扣除以及已预缴税额等多方面因素计算得出的。具体计算公式为:
应退或应补税额 = [(综合所得收入额 - 60000元 - 专项扣除 - 专项附加扣除 - 其他扣除 - 捐赠) × 适用税率 - 速算扣除数] - 已预缴税额
- 综合所得收入额:包括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等四项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
- 专项扣除:包括“三险一金”等。
- 专项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
- 其他扣除:包括年金、商业健康保险、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等。
- 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根据应纳税所得额确定,税率表可参考相关税法规定。
- 已预缴税额:指年度内已预缴的个人所得税总额。
计算步骤:
- 确定综合所得收入额:将年度内各项收入相加。
- 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根据公式,减去60000元、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等。
- 计算应退或应补税额:根据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减去已预缴税额。
- 申请退税:如果计算结果为负数,即可申请退税,退税金额为负数的绝对值。
影响退税金额的因素:
- 收入水平:收入越高,应纳税所得额可能越高,退税金额也可能越高。
- 扣除项目:申报的专项扣除和专项附加扣除越多,应纳税所得额越低,退税金额可能越高。
- 预缴税额:已预缴的税款越多,退税金额也可能越高。
总结:个人所得税退税金额因人而异,具体金额需根据个人情况和相关政策计算得出。建议通过“个人所得税”APP进行申报和计算,以获取准确的退税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