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我国学前教育改革最新政策聚焦普惠性、高质量和均衡发展,重点推进公办园扩容、民办园转型普惠、教师待遇提升和课程体系优化,旨在解决"入园难""入园贵"问题,实现3-6岁儿童毛入园率达到95%以上。
-
扩大公办园覆盖面
新建改扩建2万所公办幼儿园,重点补充人口密集区和城乡结合部资源,明确要求每个街道至少布局1所公办园。新建小区配套幼儿园必须无偿移交政府,转为公办或普惠性民办园。 -
民办园普惠化转型
对符合条件的民办园给予每生每年2800-4200元补助,要求转型园所收费不超过同级公办园1.5倍。建立动态星级评估制度,五星级普惠园可获最高30万元奖励。 -
师资队伍强化工程
学前教育教师工资不低于当地公务员水平,实施职称评审单列计划。每年培训20万名园长教师,将"游戏化教学""幼小科学衔接"纳入必修内容,严禁开展小学课程超前教学。 -
智慧幼教体系建设
2025年底前所有幼儿园接入国家学前教育管理平台,运用AI技术分析儿童发展数据。推广"家园共育"APP,实现膳食营养、成长档案等数字化管理。 -
特殊儿童融合教育
要求省级示范园必须配备资源教室,普通园接收特殊儿童比例不低于5%。建立"1名特教专家+3名普通教师"的协同教学模式,财政按残疾儿童数给予3倍生均拨款。
此次改革明确建立省级统筹、市级协调、县区主责的实施机制,将学前教育经费占比提高至教育总经费的9%。家长可通过12345热线监督政策落地,违规开展学科培训的幼儿园将纳入失信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