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的“亳”字由来可归纳为以下四点:
-
最早见于商朝甲骨文
“亳”字最早见于商朝甲骨文,甲骨文中“亳”象形为“人”(宀)+“口”(仓廪)+“麦穗”(禾),本义指丰饶的粮食或祭祀用的粮仓,反映了古代亳地作为农业重镇和宗教中心的地位。
-
商汤建都亳(今河南商丘)
商朝早期,商汤在此建都,史称“汤都亳”,成为商代政治、经济中心。这一时期“亳”字被广泛使用,奠定了其作为都城名称的文化内涵。
-
北周定都后正式得名“亳州”
南北朝时期,北周在今安徽亳州谯县置总管府,因谯县靠近商代南亳故地,改称“亳州”,这一名称沿用至北宋,成为今安徽亳州市的正式名称。
-
历史沿革与名称演变
-
战国时期为陈国谯邑,秦代设谯县;
-
晋代属南兖州,北周后延续“亳州”名称;
-
唐宋时期为行政区划中心,明清沿用至今。
-
总结 :亳字由商代都城遗址演变而来,承载着数千年的历史记忆,其名称沿革与亳州作为政治、经济中心的地位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