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国家公祭日有哪些?
12月的国家公祭日主要是指中国的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该纪念日设立在每年的12月13日。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设立背景:南京大屠杀是侵华日军于1937年12月13日至1938年1月在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的长达6周的有组织、有计划、有预谋的大屠杀和奸淫、放火、抢劫等血腥暴行,超过30万中国平民和战俘被杀害。
设立意义: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以立法形式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这一举措旨在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同时也是为了牢记历史、勿忘国耻、祭奠亡灵,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
纪念活动:每年的12月13日,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国家公祭仪式,包括下半旗、默哀、献花圈、撞和平钟等活动。全国各地也会举行各种形式的悼念活动,以表达对死难者的深切哀悼和对和平的坚定向往。
国际大屠杀纪念日
虽然国际大屠杀纪念日(1月27日)不是在12月,但作为与国家公祭日相关的国际纪念日,也值得一提。
设立背景:国际大屠杀纪念日是为了纪念在二战期间遭受纳粹大屠杀的数百万犹太人和其他无辜平民而设立的。
设立意义:通过纪念大屠杀的受害者,提醒人们警惕种族主义、歧视和仇恨的危害,促进和平、宽容和尊重。
总结
国家公祭日的设立,既是对历史的铭记,也是对未来的警醒。它提醒我们,和平来之不易,需要我们共同珍惜和维护。在国家公祭日这一天,让我们以国家之名,祭奠每一个高贵的生命,以尊崇之心,祈愿每一个人平安地生活。铭记历史,珍爱和平,振兴中华,吾辈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