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已有部分国产芯片厂商在AI领域替代英伟达,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
华为昇腾系列
- 通过CloudMatrix等计算系统,实现芯片与软件的深度适配,提升国产AI生态的稳定性。
-
摩尔线程(Moore Threads)
- 中国唯一提供全功能GPU解决方案的公司,芯片系列覆盖AI训练、3D渲染等场景,技术路线与英伟达高度相似,被称为“中国英伟达”。
-
壁仞科技(Biren Technology)
- BR100系列GPU采用7nm工艺,算力国际领先,主要服务于数据中心和超算场景,在AI深度学习领域表现突出。
-
景嘉微(JIMC)
- JM11系列芯片采用全自研技术,经过8年研发,第四代产品已具备较强竞争力,逐步打破英伟达垄断。
政策与市场环境
-
英伟达因H20芯片断供风险及政策限制,加速国产芯片替代进程。
-
国内企业通过提升性能、优化生态兼容性,逐步获得大厂(如阿里、腾讯)的认可。
总结
国产芯片在AI领域已形成多厂商竞争格局,但整体性能与市场份额仍需追赶。政策支持、技术突破及市场需求共同推动国产芯片替代进程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