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岗后工资降低是否违法,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主要分为以下情形:
一、合法调岗降薪的情形
-
协商一致且符合法定条件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后调岗降薪,且新岗位与原岗位存在实质性差异(如工作内容、职责等),薪资调整合理(如基于岗位价值、工作难度等),则属于合法行为。
-
劳动者不胜任工作且经培训或调岗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劳动者因不胜任工作经培训或调岗后仍无法胜任,用人单位可单方调岗降薪,但需提前30天书面通知或支付一个月工资。
二、违法调岗降薪的情形
-
未协商一致或违反程序
单方面调岗降薪且未与劳动者协商,或未采用书面形式,属于违法行为,劳动者可要求恢复原岗位及薪资。
-
调岗后薪资明显不合理
调岗后工资大幅降低(如原月薪2万降至1万),或岗位性质发生根本性变化(如脑力岗位转体力岗位),且无合理依据,可能被认定为违法。
-
违反特殊保护规定
如怀孕女员工被调至高危岗位、工伤员工复工后降薪等,均属违法调岗。
三、法律后果
违法调岗降薪可能导致:
-
调岗行为无效,需恢复原岗位及薪资;
-
劳动者可主张经济补偿金(N倍月工资)或经济赔偿金;
-
企业面临行政处罚(如罚款)。
建议 :若遭遇调岗降薪,劳动者应保留证据(如协商记录、薪资单等),及时与用人单位协商或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