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基础护理技能是保障患者安全和健康的关键,典型事件包括生命体征监测、伤口护理、体位转换、给药操作和急救措施。这些技能直接影响患者康复进程和护理质量,是医护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的核心能力。
1. 生命体征监测
准确测量和记录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是基础护理的核心。异常数据可能提示感染、休克或心肺问题,需及时干预。例如,高热患者需物理降温,低血压患者需调整体位或补液。
2. 伤口护理
包括清洁、消毒、敷料更换,预防感染和促进愈合。压疮护理需定时翻身,糖尿病足溃疡需严格无菌操作。忽视伤口护理可能导致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
3. 体位转换
长期卧床患者每2小时翻身一次,避免压疮。术后患者需半卧位促进呼吸,卒中患者需良肢位摆放防止关节挛缩。错误的体位可能加重病情。
4. 给药操作
口服药需核对剂量、时间,注射药需无菌操作。胰岛素注射需轮换部位,静脉输液需观察是否渗漏。用药错误可能引发过敏或毒性反应。
5. 急救措施
心肺复苏(CPR)、海姆立克急救法是抢救心跳骤停或气道梗阻的关键。护理人员需定期培训,确保操作规范,黄金4分钟内施救可显著提高生存率。
基础护理技能的规范执行能有效降低医疗风险,提升患者满意度。定期培训和实操演练是保持技能熟练度的必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