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最热的时间段集中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尤其是“三伏天”期间(中伏和末伏),此时全国多地高温日数达到峰值,地表蓄热最多,体感闷热难耐。北方以干热为主,极端高温可达38℃以上;南方则湿热交加,“桑拿天”频现,体感温度常超40℃。
-
三伏天是高温核心期:每年入伏时间不固定,但通常从7月中旬持续至8月下旬,其中中伏(10-20天)和末伏(10天)最热。此时太阳直射角度高,地表热量积累达到全年顶峰,尤其午后2点左右气温最高。
-
地域差异明显:北方(如华北、黄淮)高温集中在7月,以晴晒干热为主;南方(如江南、华南)7月至8月均可能持续高温,且因湿度大,体感更炎热。部分城市如杭州、福州,7月平均高温日数超15天。
-
闰月可能延长酷暑:若遇闰六月(如2025年),高温时段可能延长,三伏天达40天,热浪“迟到但持久”,需提前做好防暑准备。
-
极端天气需警惕:大暑节气(7月23日前后)常现年度最高温,江汉、江南等地易破历史极值,户外活动需避开上午10点至下午4点的高危时段。
夏季防暑关键在补水、遮阳和调整作息,尤其三伏天需增加午睡、饮食清淡。实时关注天气预报,灵活应对高温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