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夏季最热时段预计集中在7月下旬至8月中旬,尤其7月底至8月中旬可能出现持续性极端高温,部分地区极端气温或超40℃。
2025年夏季受多重气候因素叠加影响:立夏偏晚(5月5日)叠加2025年闰六月(7月25日至8月22日)延长高温周期,而三伏天(7月20日至8月18日)几乎全处于闰六月中,进一步加剧高温强度。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常年偏高0.5-1℃,华北、黄淮等地极端高温可达40℃以上,长江中下游则可能出现“桑拿天”。
具体来看,南方高温呈现湿热特征,湿度大导致体感温度超40℃,闷热难耐;北方则以干热为主,午后极端高温可达38℃以上。根据气象预报,长江中下游城市如南京、杭州等地5月初已出现同期罕见高温,首高温日大幅提前,预示夏季高温启动时间较早且强度偏强。
未来40天(4月28日至5月27日)南北方将陆续升温,北方首先达到今年气温高点,北京、郑州等地气温或突破35℃,而南方5月2日前后加速升温,长江中下游地区或现超35℃高温,提前入夏概率增加。气象专家提醒,假期出行需注意防晒补水,尤其长江中下游地区高温时段应减少户外活动,提前做好防暑准备。
总体而言,2025年夏季高温持续时间较长,南北差异显著,公众需结合气象预警动态调整防暑策略,避免中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