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保申请通常以家庭为单位,但特殊情况下(如重度残疾、重大疾病等)允许个人单独申请。 核心在于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是否低于当地标准,且家庭财产符合规定。以下分点详解关键规则:
-
家庭为单位的常规申请
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包括配偶、父母、未成年子女、无法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如在校学生)等法定赡养/抚养关系人员。需提交户口簿、收入声明等材料,由户籍地或实际居住地(满一年)的乡镇/街道受理。家庭人均收入与财产状况是审核重点。 -
允许单人申请的例外情形
低收入或支出型贫困家庭中的重度残疾人(一、二级残疾或三级智力/精神残疾)、重大疾病患者(需官方认定)、长期脱离家庭的宗教教职人员等,可单独提出申请。部分地区还允许靠家庭供养的无业重残成年人单独纳入低保。 -
动态管理与审核要点
低保资格需定期复核,家庭收入变化或成员变动(如子女成年就业)可能影响资格。隐瞒收入、拥有多套房产或高价值资产将导致申请失败。部分城市推行“差额补助”,即补足家庭收入与低保标准的差额。 -
跨户籍与特殊群体处理
家庭成员户籍不一致时,可选择主要成员户籍地申请;人户分离满一年者可向实际居住地申请。外来人口需满足居住证、社保缴纳等条件。现役军人、服刑人员等不计入共同生活成员。
提示:具体政策因地而异,建议通过属地民政部门或政务平台查询最新细则。符合条件的家庭或个人应主动申请,确保基本生活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