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户不属于建档立卡户,两者在认定标准、政策覆盖和管理机制上存在本质区别。关键差异在于:建档立卡户是经严格程序识别、纳入国家扶贫系统的贫困户,而边缘户是收入略高于贫困线但存在致贫风险的群体,通常仅享受低保等基础保障。
-
认定标准不同
建档立卡户需满足“两不愁三保障”缺失且收入低于国家扶贫标准,通过“七步法”审核纳入系统;边缘户则是收入低于扶贫标准1.5倍且存在致贫风险,但未达到建档立卡条件。 -
政策覆盖差异
建档立卡户享有专项扶贫措施(如产业帮扶、易地搬迁等),而边缘户一般仅能申请低保、临时救助等基础保障,帮扶力度较弱。 -
动态管理机制
建档立卡户实行“应纳尽纳、应退尽退”的动态调整,边缘户则需主动申请并经县级审批才能纳入监测范围,且不进入全国扶贫信息系统。 -
常见混淆场景
部分地区可能将边缘户与脱贫监测户(已脱贫但存在返贫风险的原建档立卡户)混淆,后者仍属于建档立卡系统管理范畴,而边缘户始终独立于该系统。
总结:边缘户与建档立卡户是两类不同的贫困群体,精准区分有助于政策落地。若家庭经济状况变化,建议及时向当地扶贫部门咨询,确保权益不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