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答题中,总括句并非必须但建议使用,其核心价值在于提升答案的条理性与阅卷效率。 当题干明确要求“概括准确”“分类说明”或材料呈现总分结构时,总括句能直接提炼核心观点,帮助阅卷人快速抓取要点;反之,若材料零散或字数紧张,可灵活省略总括句,优先保证要点完整性。
总括句的实用性体现在三方面:一是结构优化,通过“总括句+分述句”的框架,避免答案碎片化,例如“这是一篇关于基层执法规范化的报道”直接点明主题;二是评分关联,部分题目明确将总括句纳入评分标准,如归纳题中提炼“高频词”或“共同点”可占1-3分;三是材料适配,若原文已用“总-分”逻辑(如先总结政策再列举措),直接沿用总括句能减少主观加工风险。但需注意,生硬套用模板或过度概括反而会模糊要点,例如将“资金不足”“技术落后”强行归纳为“资源问题”可能遗漏关键差异。
对于备考者,建议分阶段训练:初期可模仿材料中的总括句结构,后期结合题干要求与材料特点动态调整。记住:总括句是工具而非目的,清晰、准确的要点呈现才是申论得分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