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分配申论做题时间是提升考试效率的关键,核心在于合理划分阅读、小题作答和作文写作三阶段,并 根据题型分值和难度动态调整。以150分钟考试为例,建议40分钟精读材料、60分钟完成小题、50分钟撰写作文,同时预留10分钟检查。以下为具体策略:
-
审题与材料阅读(40分钟)
快速浏览所有题目(5分钟),明确题型和分值分布,优先关注大作文主题。精读材料时采用“指读法”逐字扫描,标注关键词(如问题D1、对策T2),分析段落逻辑(因果、并列等),避免跳读漏点。案例型材料需提炼背景、做法、结果三要素。 -
小题高效作答(60分钟)
按“分值×1.5”分配单题时间(如10分题用15分钟)。归纳概括题压缩至20分钟,侧重要点合并;综合分析题留足25分钟,注重逻辑分层;400字以上的对策题可延长至30分钟。答案书写时直接使用材料提炼的关键词,减少修饰性语言。 -
大作文攻坚(50分钟)
审题列提纲限时5分钟,采用“开头模板+分论点框架”提速。分论点需结合材料中高频政策表述(如“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每个论点配1-2个材料案例。结尾部分提前准备通用句式,确保结构完整。字迹前段工整后段可稍潦草,平衡速度与卷面。 -
动态调整与检查(10分钟)
若小题超时,优先完成高分值题型(如30分的综合分析题)。最终检查阶段重点核对:作文标题是否扣题、小题要点序号是否清晰、有无错别字。答题卡填涂位置务必与题号对应。
掌握这套方法需通过3次以上全真模拟固化节奏,尤其训练材料阅读速度和小题要点速记能力。考场上佩戴机械手表分段计时,避免依赖考场时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