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边缘户是指家庭年人均纯收入略高于国家贫困标准(通常为1.5倍以内),但因病、因残、因学、因灾等刚性支出过大或收入骤减,存在显著致贫风险的非建档立卡农户。这类群体虽未纳入贫困户系统,但实际生活困难,需重点监测和帮扶。
- 收入标准:边缘户的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一般低于当地扶贫标准的1.5倍(如5000元以下),但高于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贫困线。收入计算通常以识别时点上一年度的数据为基准。
- 致贫风险因素:主要包括大病或慢性病医疗负担、残疾人抚养压力、子女教育费用、自然灾害损失、突发事故等,导致家庭收支失衡。
- 重点人群:未纳入建档立卡的低保户、危房户、独居老人户、无劳动力家庭、重病或慢性病患者家庭等,以及因户籍变动、突发变故等被遗漏的困难群体。
- 识别程序:通过农户自愿申请、村级民主评议、乡镇复核、县级审批等流程,结合部门数据比对和公示公告,确保精准纳入。
- 帮扶措施:参照贫困户享受产业扶持、就业培训、教育医疗补贴、危房改造等政策,部分地区还提供防贫保险、小额信贷贴息等专项支持。
扶贫边缘户是防止规模性返贫的关键对象,需动态监测和及时干预。若您或周围家庭符合上述条件,可向当地村委会或扶贫部门咨询帮扶政策,避免因风险累积陷入贫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