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易致贫人口标准是指家庭人均收入略高于贫困线但存在致贫风险的人群,核心认定条件包括收入临界低保线、刚性支出过大或突发灾难等致贫因素。这类群体虽不符合贫困户条件,但因抗风险能力弱,需纳入监测帮扶体系以防止陷入贫困。
-
收入标准
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通常低于当地低保标准的1.5倍(如900元/月),或货币财产低于低保年标准的4倍(如4.32万元)。部分地区将年收入低于5000元且存在致贫风险的非建档立卡户纳入监测范围。 -
财产限制
家庭成员名下不得拥有非必需资产,如商铺、机动车辆(残疾人代步车除外)等,确保认定对象真实处于经济脆弱状态。 -
致贫风险因素
因大病、教育、灾害、突发事件或疫情等导致刚性支出超过收入,或收入骤减50%以上,即可触发边缘易致贫认定。例如,医疗费用年支出达家庭收入80%即符合条件。 -
动态监测机制
通过入户调查、数据比对等方式定期核查,对符合条件的家庭实施临时救助、就业扶持等针对性帮扶,阻断贫困转化路径。
边缘易致贫人口的识别与帮扶是巩固脱贫成果的关键环节,需结合收入、支出与风险综合评估,确保精准施策。各地标准可能微调,建议咨询当地民政部门获取最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