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厘子价格暴跌的核心原因是供需关系逆转叠加供应链效率提升:智利2024-2025产季车厘子产量激增50%至62万吨,中国进口占比达90%,市场供过于求;同时海运时间从35天缩短至23天,物流成本下降20%,推动终端售价“平民化”。高端品种(如4J)仍保持溢价,但普通规格价格已腰斩至20-30元/斤,彻底告别“奢侈品”标签。
-
产量爆发式增长
智利车厘子种植面积十年间扩张超20倍,2024年达7.4万公顷。气候适宜促使单产同步提升,出口量创65万吨纪录,远超中国市场消化能力。春节前集中到货导致批发商库存积压,部分商户甚至“销售不及到货速度”。 -
运输革命降低成本
秘鲁钱凯港开通后,南美至中国的冷链运输时间缩短12天,海运成本仅为空运的1/5。船运占比从30%提升至80%,使每箱(5公斤)车厘子流通成本下降40-60元,终端售价随之走低。 -
消费替代效应显现
国产大樱桃3月上市进一步挤压车厘子市场,而蓝莓、草莓等反季节水果价格同步下跌,分流消费者预算。年轻群体对“车厘子自由”的符号化追捧消退,回归理性消费。 -
品质分化加剧
低价车厘子多为中小果(1J-2J)或库存尾货,糖度与硬度较差;顶级规格(4J以上)因产量稀缺仍维持百元高价,形成“普通品走量、高端品保利”的市场格局。
这场价格风暴本质是全球农产品供应链优化的缩影——当技术突破打破时空壁垒,曾经的“贵族水果”终将回归其大众消费品属性。未来随着国产车厘子种植技术升级,价格波动或更趋平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