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新农合最早于2003年启动试点,并于2008年实现全省157个县(市、区)全覆盖,覆盖率达91.8%,成为全国首个实现农村人口全覆盖的省份。这一制度通过高额参合率、药品统一降价、住院报销即时结算等创新举措,大幅减轻了农民医疗负担。
新农合在河南的实施经历了三个关键阶段:2003年9月从25个县试点起步,2007年扩展至143个县区,两年后最终实现全省覆盖。参合农民人数从最初的数百万增长至2008年的7280万人,参合率达91.8%。该制度通过“全省同药同价”政策使药品价格平均下降16.6%,节约群众医药费13.28亿元;同时推行“住院费用双卡记账制”“按病种付费”等创新机制,解决过度医疗问题。2017年后新农合与城镇居民医保合并为城乡居民医保,整合资源并扩大报销范围。当年政策将大病保险分段报销比例提升至50%-70%,并开通全国首个省级跨区域直补系统,实现异地就医即时结算。现缴费标准为个人每年400元(财政补助670元),集中参保期为每年10月至12月,错过将产生3个月固定等待期。从历史经验看,按时参保是享受医疗保障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