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大学杨林教授是材料科学领域的知名专家,主要从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研究,在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等方向取得多项突破性成果。 作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10余项科研项目,发表SCI论文8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其研究成果在能源存储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
教育背景
杨林教授本科毕业于山东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后在中科院物理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并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系统掌握了材料制备、表征与器件集成的核心技术。 -
研究方向
聚焦新能源材料领域,重点开发高能量密度电极材料:
- 开发出多孔碳/金属氧化物复合电极材料,使超级电容器能量密度提升40%
- 设计三维导电网络结构负极,解决锂离子电池硅基材料体积膨胀难题
- 近期探索钠离子电池低成本正极材料产业化路径
- 学术贡献
-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等课题
- 以第一/通讯作者在《Advanced Materials》《Nano Energy》等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
- 研发的"高倍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技术实现企业转化,近三年产值超2亿元
- 社会服务
担任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理事、《功能材料》期刊编委,多次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作邀请报告,推动产学研合作。指导学生获"挑战杯"全国二等奖等荣誉。
杨林教授团队持续致力于解决新能源领域"卡脖子"技术问题,相关成果为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其课题组常年招收材料、化学背景的硕士/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