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贫监测对象纳入的六个步骤如下:
一、风险研判与初步筛选
-
风险线索收集
通过农户自主申报、基层干部排查、部门数据反馈等方式,收集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家庭线索。
-
初步筛选
村级组织对线索进行初步核实,结合家庭收入支出、“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等条件,筛选出拟纳入监测对象。
二、农户自主申报与入户核查
-
农户申报
符合条件的农户可通过村两委、电话、APP等方式提交申请,或委托他人代为申报。
-
入户核查
乡村两级组织核查员入户核实家庭情况,农户需填写《监测对象申请及承诺授权查询书》,并提交《防止返贫监测对象信息采集表》。
三、信息比对与部门审核
-
信息比对
村级将拟纳入名单报县级乡村振兴部门,部门通过大数据等技术对家庭成员收入、财产、社会保障等信息进行比对,排除重复或错误信息。
-
部门审核
县级部门联合相关行业部门(如住建、医保、教育等)对信息进行交叉验证,形成审核意见反馈至乡镇。
四、村级公示与乡级初审
-
村级公示
初选监测对象名单在村内进行不少于5天的公示,接受村民监督,无异议后报乡镇。
-
乡级初审
乡镇对公示无异议的名单进行审核,确定拟纳入监测对象,并上报县级乡村振兴部门。
五、县级审批与结果公告
-
县级审批
县级乡村振兴部门汇总审核后,报县级党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批准,批复相关乡镇。
-
结果公告
乡镇以村为单位公告最终监测对象名单,并在国家系统中录入、标识,正式纳入监测管理。
六、动态管理与风险消除
-
监测管理
对监测对象实施住房安全、健康、教育、产业等多维度帮扶,定期评估帮扶效果。
-
风险消除
若家庭收入稳定超过监测标准且问题解决,经审核批准后退出监测,但可随时重新申请。
以上步骤需严格遵循“农户自主申报、村乡核查、部门审核、公开透明”的原则,确保认定工作的公平性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