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个人低保时,民政部门会核查共同生活家庭成员的存款情况,但通常不会单独调查子女等非共同生活亲属的资产。关键点包括:仅共同生活成员需申报财产、存款限额需符合当地标准、隐瞒信息将取消资格。以下是具体解析:
-
核查范围以共同生活家庭为单位
低保审核主要针对申请人及其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如配偶、未成年子女)的银行存款、不动产等资产。若子女未与父母同住且未申报为共同生活成员,其存款一般不在核查范围内,除非当地政策要求评估法定赡养义务人的经济能力。 -
存款限额与动态评估机制
多数地区规定家庭人均存款不得超过当地低保标准的18-24倍(例如某地低保月标准为500元,则人均存款上限约为9000-12000元)。民政部门会通过银行、社保等系统联网核查,并结合水电消费、高额支出等辅助评估真实性。 -
例外情况与重点审查
若发现申请人存在高消费记录(如出国旅游、高收费学校就读)或收到举报,可能扩大核查范围至直系亲属资产。部分省份要求核查子女经济状况以确认其是否具备赡养能力,尤其是针对无劳动能力的老年申请人。 -
如实申报的重要性
隐瞒家庭实际收入或转移财产(如近期赠与、低价卖房)将直接导致申请失败。通过离婚、分户等方式规避审查的行为,一经查实会被列入信用黑名单,甚至追回已发放的低保金。
申请低保的核心是家庭整体经济状况的真实透明。建议提前咨询当地民政部门的具体执行标准,并保留收入证明、医疗支出等凭证以备核查。若对审核结果有异议,可依法申请复查或补充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