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的常见六种写法及其特点如下:
一、右点
-
写法特点
起笔轻,向右下行笔至稍重后回锋收笔,角度较平,常与左点成对出现。
-
示例字
“京”“广”等字头部的第一笔,或“竖”画的起笔。
二、左点
-
写法特点
轻入笔后向左下顿笔,再向右上出锋,收笔时稍顿后停,与右点方向相反。
-
示例字
“心”“牛”等字中间的点,或“广”字头部的第二笔。
三、长点(反捺)
-
写法特点
在右点基础上拉长,行笔速度减慢,末端呈自然弯曲的捺状,常用于字尾或结构需要延伸的地方。
-
示例字
“心”“火”等字的底部点画,或“八”字的变形。
四、竖点(啄点)
-
写法特点
垂直落笔后向左或向右顿笔,形似鸟喙,常用于“宝盖头”结构。
-
示例字
“宝”“字”等字的顶部点画。
五、提点
-
写法特点
三点水(氵)的第三点,起笔后下按并稍顿,向左下撇出,常与其他点组合使用。
-
示例字
“河”“流”等字中与水相关的部分。
六、撇点
-
写法特点
起笔后下按顿笔,转向左下撇出,兼具左右延伸的特点,常用于“兰”“善”等字。
-
示例字
“兰”“善”等字的上部结构。
补充说明
- 位置与作用 :点的位置直接影响形态,如字头用左点活跃结构,字尾用长点收束。- 常见误区 :避免落笔过重或回锋过猛,需体现提按节奏。- 练习建议 :可通过米字格或回宫格练习点的独立性与呼应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