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国产光刻机取得重大突破,成功研制出KrF(248nm光源)和ArFi(193nm光源)两款新型光刻机,其中ArFi光刻机实现≤65nm分辨率和≤8nm套刻精度,并通过多重曝光技术理论上支持14nm/7nm芯片制造。90nm光刻机关键部件实现100%国产化,28nm光刻机国产化率达90%,全年出口量首次突破50台,标志着中国半导体产业链自主可控迈出关键一步。
-
技术突破
两款核心设备性能对标国际主流:KrF光刻机(248nm光源)分辨率≤110nm,套刻精度≤25nm;ArFi光刻机(193nm光源)分辨率≤65nm,套刻精度≤8nm。后者通过多重曝光可支持更先进制程,为14nm/7nm芯片研发奠定基础。 -
国产化与量产进展
上海微电子(SMEE)90nm光刻机关键部件(光源、光学系统等)实现完全自主,售价较进口设备低40%,2025年计划量产100台。28nm光刻机国产化率提升至90%,已进入量产阶段,获长江存储等企业超50台订单。 -
产业链与国际影响
光刻机零部件自主化率超70%,带动半导体设备生态完善。2024年出口量同比增长120%,打破西方技术垄断,为成熟制程芯片自主可控提供保障,逐步挑战ASML市场地位。
国产光刻机的跨越式发展,不仅填补了国内高端制造空白,更推动全球半导体格局重塑,未来有望在先进制程领域实现更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