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著名舞台戏剧丰富多元,既有经典话剧不断传承创新,如《雷雨》《哗变》等在舞台上常演常新,吸引着不同代际的观众;也有众多戏曲剧种各具特色,以独特艺术魅力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中国话剧发展历经岁月沉淀,《雷雨》作为中国现代话剧成熟的里程碑,1934 年首演,多年来不断被搬上舞台,不同版本诠释赋予其新的魅力,2024 年恰逢剧本发表 90 周年、北京人艺演出 70 周年,众多实力派演员参与演出,开演前票便早早售罄 ;2025 年新版《雷雨》在成都等地上演,胡军等主演让这部经典之作再次引发热议,其台词 “你是萍……凭什么打我儿子” 等令人印象深刻。北京人艺的经典话剧《哗变》则凭借全部靠台词支撑的精彩呈现,被称为 “话剧姓话” 的典范,自 1988 年首演后,2025 年再度亮相首都剧场,一票难求,2 月 18 日演出时全场凝神屏息感受高密度台词推动下剧情的反转与爆发。
戏曲领域更是百花齐放。昆曲有 “百戏之祖” 之称,2001 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 “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发源于 14 世纪苏州昆山,融合唱念做打等元素,曲词典雅、行腔婉转,如《牡丹亭》等剧目广为人知。《茶馆》作为当代中国话剧舞台最享盛名的保留剧目,由老舍先生创作,是北京人艺的 “镇院之宝”,每逢演出都会引起观看热潮,2024 年恰逢老舍诞生 125 周年,《茶馆》还将亮相 2024 年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秦香莲》等评剧经典剧目在全国产生很大影响,新凤霞等众多名角通过表演让这一北方重要剧种走进大众视野。《梁山伯与祝英台》等黄梅戏剧目,旋律优美,唱腔淳朴流畅,黄梅戏起源于湖北黄梅,在安徽安庆发展壮大并成为安徽主要地方戏曲剧种。京剧作为中国国粹,被视为中国戏曲三鼎甲 “榜首”,唱腔以西皮、二黄为主,场景布置注重写意,梅兰芳等艺术大师将京剧艺术传播至世界各地。上海歌舞团的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以真实故事为素材,融入青春活力、红色记忆与谍战氛围,通过独特舞剧形式描摹***人群像,2018 年底首演后引发破圈效应,让中国舞剧受到空前关注。音乐剧《阿波罗尼亚》自 2020 年 8 月于亚洲大厦 “星空间 1 号” 驻场演出,凭借独特魅力吸引众多观众,助力音乐剧市场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