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制造业成本核算流程可分为以下五个核心步骤,结合权威信息源整理如下:
一、成本核算流程
-
确定成本计算对象
明确核算对象(如产品品种、批别或生产步骤),并开设对应成本明细账。
-
审核与归集生产费用
-
直接材料 :记录原材料、辅助材料等采购成本及运输费用。
-
直接人工 :统计生产员工工资、津贴等费用。
-
制造费用 :归集设备折旧、水电费、厂房租金等间接费用。
-
-
分配生产费用
-
间接费用分配 :采用材料消耗、人工工时或机器工时等方法,将制造费用分摊至各产品成本。
-
辅助生产费用 :处理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的费用交互。
-
-
计算完工与在产品成本
-
使用约当产量法等工具,划分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
-
将完工产品成本从生产成本账户转出,形成库存商品成本。
-
-
结转与分析成本
-
结转完工产品成本至库存商品,同时计算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
分析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的差异,采取改进措施。
-
二、关键会计分录示例
-
材料领用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产品,贷:原材料—材料。
-
工资计提与支付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支付时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贷:现金/银行存款。
-
折旧计提 :车间设备折旧借:制造费用,管理部门设备折旧借:管理费用,贷:累计折旧。
三、注意事项
-
选择核算方法时,品种法适用于大批单步骤生产,分批法适用于单件小批生产。
-
跨期费用需合理摊提,如预付租金、预付保险等。
以上流程和分录为制造业成本核算的基础框架,实际操作中需结合企业具体生产特点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