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12项核心制度是保障医疗安全、提升护理质量的重要规范,其核心内容如下:
-
分级护理制度
根据患者病情制定护理级别,明确护理责任,确保基础护理与专科护理的衔接。
-
病区管理制度
规范病房环境、物品管理及人员行为,包括病房清洁、财产保管等。
-
交接班制度
实行24小时轮班制,确保交接班记录清晰、病房状态稳定,避免信息遗漏。
-
查对制度
严格执行“三查八对一注意”,包括核对患者身份、药品信息及用药反应,保障治疗安全。
-
医嘱执行制度
严格遵循医嘱流程,未执行医嘱需交接并记录,确保治疗时效性。
-
护理文件书写制度
护理记录需客观、准确、及时,包含基础护理、病情观察及治疗过程,由带教护士审核签名。
-
抢救制度
建立危重患者抢救流程,明确分工协作,确保抢救物品处于备用状态。
-
急救物品管理制度
实行“五固定、两及时”(定位、定量、专人管理及定期检查),保障急救药品和器械完好率100%。
-
药品、器材管理制度
严格审核供应商资质,规范采购与使用流程,定期监测药品不良反应。
-
差错报告与处理制度
建立医疗事故登记机制,明确报告流程与责任追究,促进持续改进。
-
消毒隔离制度
通过手卫生、环境清洁及无菌操作,预防医院感染。
-
护理会诊制度
多学科协作解决复杂护理问题,提升诊疗效果。
以上制度需结合医院实际执行,并定期进行考核与反馈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