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年报预披露的核心规则是:当净利润波动幅度超过±50%、出现亏损或扭亏为盈时,需在次年1月31日前强制披露预告,但不同交易所及板块的具体要求存在差异。例如,上交所主板仅要求年报触发上述条件时预披露,而深交所主板/中小板还附加了净资产为负或年营收低于1000万元的触发条件。创业板和科创板则更注重年报的强制披露,其他报告期可自愿披露。
-
触发条件
净利润同比变化±50%以上、亏损或扭亏为盈是普遍触发点,但细节因板块而异:- 深交所主板/中小板:额外要求净资产为负或年营收低于1000万元。
- 创业板:年报需满足净利润波动或净资产为负,其他报告期无强制要求。
- 科创板:与创业板类似,但豁免条件更严格(如每股收益绝对值≤0.05元可免披露)。
-
披露时间
所有板块的年报预告截止时间为次年1月31日。深交所主板/中小板对季报和半年报有额外强制要求(如一季报需4月15日前披露),而其他板块仅鼓励自愿披露。 -
豁免与补充规则
- 若上一年每股收益绝对值≤0.05元,可免于披露年报预告。
- 业绩快报虽非强制,但深交所中小板要求年报预约在3-4月的公司需在2月底前披露快报。
- 若实际业绩与预告差异≥20%,需发布更正公告(科创板明确要求)。
-
违规风险与投资者关注点
未按规定披露或信息差异过大可能引发监管问询,甚至面临虚假陈述法律责任。投资者可通过预披露反推公司业绩稳定性,重点关注净利润、净资产及营收等核心指标。
年报预披露是投资者提前捕捉公司业绩动向的重要窗口,但需结合板块规则灵活分析。建议通过交易所官网或第三方平台查询具体公司的披露时间,避免因信息滞后导致决策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