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注重学生亲身经历、实践探究的课程形式,强调在“动手做”“实验”“探究”等过程中实现知识、技能与价值观的综合运用。这种课程通过跨学科的学习与实践,不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还能引导他们通过反思与体认实现价值提升。以下是一些典型事例的描述:
1. 黄龙溪特色小吃调查探究
在这一案例中,学生通过问卷、访谈、实地考察等方式,对当地特色小吃进行了深入调研。他们不仅整理了材料数据,还通过分析统计结果,探究了小吃背后的文化内涵与经济价值。这一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调查能力,还培养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与保护意识。
2. “小小建筑师”主题式综合活动
上海市世外小学开展了“小小建筑师”课程,通过“身边的房子”等活动,让学生在体验、探究、搭建中培养观察、记录、表达等综合能力。例如,学生们以《三只小猪》的故事为背景,设计并搭建了既安全又舒适的房屋模型。这种活动打破了学科界限,促进了学生跨学科思维的发展。
3. 多维劳动教育评价实践
广州市通过多维劳动教育评价改革,设计了《综合实践活动·劳动》教材,围绕考察探究、社会服务、设计制作、职业体验四大活动方式,设置了118个劳动主题。例如,“一周劳动大盘点”通过清单式记录,帮助学生量化劳动过程,从而培养劳动习惯与责任感。
4. 重阳节感恩主题活动
在重阳节期间,学校组织学生开展“爱在重阳,雏鹰行动”主题活动,包括为老人制作“感恩卡”、听老人讲故事等。这些活动不仅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还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感恩意识。
总结
综合实践活动通过真实情境中的探究与体验,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还促进了其价值观的形成。这种课程形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重要平台,同时也为学校教育创新提供了宝贵经验。未来,更多类似的活动将在教育实践中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