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最新政策

根据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的最新政策,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在2024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期间有重要调整,主要内容包括:

一、主要政策内容

  1. 500万元以下固定资产一次性扣除

    企业在此期间新购进的设备、器具,单位价值不超过500万元的,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不再分年度计算折旧。

  2. 扩大行业覆盖范围

    政策范围扩大至全部制造业领域,包括六大行业(生物药品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等)和四个领域重点行业(轻工、纺织、机械、汽车等),不再局限于2014年之前购进的固定资产。

  3. 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特殊优惠

    • 外购软件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折旧或摊销年限可缩短至2年(含);

二、其他关键点

  1. 政策叠加执行

    若固定资产同时符合《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设备、器具扣除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的公告》(2018年)和最新政策条件,企业可选择其中最优惠的政策执行,且一经选择不得变更。

  2. 亏损企业政策选择权

    企业可根据自身生产经营需要,选择是否享受加速折旧政策。未选择的企业未来年度不得变更。

  3. 固定资产范围界定

    《公告》所称设备、器具,指除房屋、建筑物以外的固定资产。

三、执行时间与注意事项

  • 执行时间 :2024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

  • 会计处理 :需在2024年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确认一次性扣除,后续年度无需调整;

  • 政策变更 :若后续有新政策出台,企业需关注税务机关通知是否允许变更已享受的政策。

四、政策意义

该政策通过扩大覆盖范围、延长扣除期限等措施,进一步支持制造业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助力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本文《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最新政策》系辅导客考试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合作方转载必需注明出处:https://www.fudaoke.com/exam/2684316.html

相关推荐

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会计处理

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是指在会计处理中,对固定资产的折旧采用加速折旧的方法,使其在使用年限内,前期多提折旧,后期少提折旧,从而相对加速折旧的速度。 1. 加速折旧的动机 企业选择固定资产加速折旧通常基于以下几个原因: 税收优惠 :加速折旧能减少企业在设备购置初期的税负,从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技术更新 :科技快速发展的行业,设备更新换代快,加速折旧能更真实地反映资产价值。 财务稳健性

2025-05-07 会计考试

固定资产厂房折旧年限

固定资产厂房的折旧年限通常为20年以上 ,具体年限需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税法要求及资产实际使用情况综合确定。关键影响因素 包括资产性质、使用强度、维护水平及行业政策,残值率一般设定为5% ,企业可根据实际调整。 税法规定与会计处理差异 中国《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厂房最低折旧年限为20年,企业可选择更长年限但不可缩短。会计处理中,若预计使用年限超过20年(如钢结构厂房耐用性可达30-50年)

2025-05-07 会计考试

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可以延长吗

根据现行税法规定,固定资产折旧年限 原则上不可延长 ,但可通过特定方式调整折旧策略。具体如下: 法定折旧年限不可更改 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由税法明确,例如房屋20年、生产设备10年等,企业无权自行延长。 加速折旧方法可行 若因技术进步或特殊使用条件(如强震动、高腐蚀),企业可缩短折旧年限至法定最低年限的60%(如生产设备缩短至6年),或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

2025-05-07 会计考试

电子设备折旧年限可以5年吗

可以 根据我国现行税法规定,电子设备的折旧年限 可以 为5年,但需根据具体类型和行业要求进行判断: 一、法律规定的折旧年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六十条,电子设备(不含计算机、复印机、数据终端等)的折旧年限 最低为3年 ,但法律未对特殊设备设定上限。 二、行业特殊规定 科技行业 :由于技术更新快,电子设备更新周期短,通常采用 3年折旧 ; 传统制造业或特定领域

2025-05-07 会计考试

折旧方法可以随意变更吗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不能随意变更 ,但符合特定条件时可通过会计估计变更处理。具体规则如下: 原则上不得变更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一经确定(包括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等),不得随意变更。这是为了保证会计处理的连续性和可比性。 允许变更的情形 若因固定资产性质、使用情况或经济利益预期消耗方式发生重大变化,需变更折旧方法时,属于会计估计变更,适用未来适用法,无需追溯调整。 变更流程与影响 需先进行审计评估

2025-05-07 会计考试

设备折旧年限的最新规定2023

2023年,设备折旧年限的最新规定明确了不同类型资产的最低折旧年限,并对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政策进行了调整。以下是具体内容: 1. 固定资产最低折旧年限 房屋、建筑物 :折旧年限为20年。 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 :折旧年限为10年。 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 :折旧年限为5年。 2. 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政策 新购进设备器具的扣除 :单位价值不超过500万元

2025-05-07 会计考试

折旧年限错了能改吗

‌折旧年限错了是可以修改的,但需符合会计准则或税法规定,并按规定流程调整。关键点包括:需区分会计折旧与税法折旧、错误更正需追溯调整、税务变更需备案或申请。 ‌ ‌会计折旧年限错误更正 ‌ 若企业会计核算中折旧年限设定错误,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进行差错更正。通常需追溯调整以前年度报表,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处理,并在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更正原因及影响。 ‌税法折旧年限调整 ‌

2025-05-07 会计考试

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残值率规定

**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和残值率是企业税务处理的核心内容,直接影响利润核算与税负。**根据现行规定,房屋建筑物折旧年限为20年,电子设备仅3年;残值率通常为5%(内资企业)或10%(外资企业),但企业需根据资产性质“合理确定”且不得随意变更。 一、折旧年限的五大分类 房屋及建筑物 :20年,因结构稳定、使用寿命长。 生产设备 (如机器、轮船):10年,涵盖主要工业资产。 工具家具 :5年

2025-05-07 会计考试

变更折旧年限后如何提折旧

​​变更折旧年限后,企业需采用未来适用法重新计算剩余年限的折旧额,无需追溯调整前期已提折旧​ ​。​​关键操作包括:以变更时账面价值为基数,按新年限分摊剩余折旧额,并确保税务处理与会计准则一致​ ​。以下是具体要点: ​​会计处理核心原则​ ​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 》,折旧年限变更属于会计估计变更,需采用未来适用法。例如,一台原值100万元、已提折旧20万元的设备,剩余价值80万元

2025-05-07 会计考试

累计折旧最后去哪里了

​​累计折旧最终通过资产处置或报废时的会计清理流程被核销,其价值转化为企业当期损益或资产重置资金​ ​。这一过程体现了固定资产价值转移的完整生命周期,​​关键作用包括匹配成本与收益、优化税务负担、反映资产真实价值​ ​。 固定资产在使用期间,累计折旧逐年累积在贷方,抵减资产原值以显示账面净值。例如,一台价值10万元的设备,5年累计折旧6万元后,账面净值仅剩4万元。当设备报废时

2025-05-07 会计考试

冰箱折旧年限的最新规定

根据最新规定,冰箱的折旧年限通常为5-10年,但具体年限需视实际使用情况和企业政策而定。 影响折旧年限的因素 设备类型 :冰箱作为电子设备,其最低折旧年限为3年。 使用状况 :维护状况、品牌质量及使用频率都会影响折旧年限的设定。 政策支持 :近年来,国家通过以旧换新政策鼓励消费者更新老旧家电,这也可能间接影响折旧年限的调整。 企业折旧政策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2025-05-07 会计考试

固定资产的残值率都按5%算吗

‌固定资产的残值率并非统一按5%计算 ‌,具体比例需根据资产类型、使用情况、行业规定或企业会计政策综合确定。以下是关键要点解析: ‌法定依据与灵活性 ‌ 我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固定资产残值率由企业自行确定,但前提是合理。若未明确残值,税法默认按5%计算,但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如设备损耗大或技术进步快的资产可能设更低残值率。 ‌行业差异与特殊规定 ‌ 交通运输工具(如卡车

2025-05-07 会计考试

固定资产为啥要留残值

​​固定资产留残值是为了更真实反映资产报废时的剩余价值、提高财务核算准确性,并符合会计准则要求。​ ​ 通过预留残值,企业能避免高估资产账面价值,优化折旧计算,同时为资产更新决策提供依据。以下是关键原因分述: ​​真实反映资产价值​ ​:固定资产在使用中逐渐损耗,残值代表其报废后仍可回收的价值(如二手转卖或零件利用)。若不计残值,折旧总额会虚高,导致资产账面价值偏离实际。 ​​精准计算折旧费用​

2025-05-07 会计考试

固定资产残值率和净残值率

固定资产残值率和净残值率是两个相关但不同的概念,具体如下: 一、定义与计算方法 净残值率 定义 :指固定资产原值与净残值的比率,反映固定资产报废时剩余价值的占比。 计算公式 : $$ \text{净残值率} = \frac{\text{净残值}}{\text{固定资产原值}} \times 100% $$ 净残值 :指固定资产报废时预计可收回的残余价值扣除清理费用后的余额。 残值率 定义

2025-05-07 会计考试

固定资料房屋残值率

固定资产房屋残值率通常为 5% ,具体规定如下: 标准残值率 根据税务机关规定,房屋及建筑物作为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为20年,残值率一般设定为5%。该比率适用于大多数情况,计算公式为: $$ \text{月折旧率} = \frac{1 - 5%}{20 \times 12} $$ 特殊情况下的调整 企业自主确定 :若残值率低于5%,企业可自行调整,但需符合税法规定。 行业差异

2025-05-07 会计考试

固定资产预计残值率

固定资产预计残值率是固定资产报废时可收回的残余价值减去清理费用后占原值的比例,关键用于折旧计算且通常设定为5%-10% ,企业需根据资产性质合理确定且不得随意变更。 核心概念 净残值是资产报废后的残余价值扣除清理费用的余额,残值率则是净残值与原值的百分比,直接影响折旧额的计算。 计算方法 公式为: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残余价值-清理费用)/固定资产原值×100%。例如

2025-05-07 会计考试

公司固定资产残值率是多少

公司固定资产残值率通常在3%至5%之间,但外资企业可能达到10%,具体数值取决于资产类型、使用寿命及市场状况等因素。 固定资产残值率是指企业在固定资产报废时预计能够回收的残料价值占其原始成本的比例。这一比率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折旧计算和财务报表中的资产净值。以下是关于公司固定资产残值率的一些关键点: 确定依据 :企业应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来合理确定残值率。不同类型的资产

2025-05-07 会计考试

固定资产残值5%怎么算

​​固定资产残值5%的计算方法为:残值=固定资产原值×5%,折旧基数=原值-残值。​ ​ 例如100万元的设备,残值为5万元,每年折旧额为 ( 100 − 5 ) /10 = 9.5 万元(按10年折旧)。企业需根据资产性质合理预估残值,且税法允许内资企业按5%标准执行。 ​​残值的本质与作用​ ​ 残值是资产报废时的残余价值,通常为原值的3%-5%。计算折旧时需预留这部分价值,避免过度计提费用

2025-05-07 会计考试

固定资产净残值率最新规定

无统一比例,企业自主确定 根据最新税法及会计准则的规定,固定资产净残值率的相关要求如下: 一、内资企业 残值率标准 2003年后,内资企业固定资产残值率统一调整为 5% ,且不再允许企业自行调整。 该调整自2008年1月1日起废止,后续税务管理中仍以5%为默认标准。 合理性要求 企业需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使用情况及预期残值确定残值率,但需符合行业常规和税法精神。 若残值率低于5%

2025-05-07 会计考试

固定资产残值最后怎么处理

营业外支出或资产处置收益 固定资产残值的处理需根据实际情况和会计准则要求进行,具体处理方式如下: 一、残值确认与核算 残值计算 固定资产残值通常按原值乘以预计残值率(3%-5%)计算,具体率数可根据资产类型调整。 核算科目 通过“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核算残值。报废时: 借:固定资产清理(原值-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

2025-05-07 会计考试
查看更多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