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审减率的有效策略包括加强制度建设、优化审计流程、规范工程结算、注重现场踏勘和内部稽核,以及建立多层次的评审质量监管体系。以下分点展开论述:
完善制度建设:通过制定完善的投资评审操作规程、评审程序、档案管理等制度,确保审计工作有章可循。例如,濮阳市财政局通过建立多层次的评审报告质量监管体系,包括同行互审和专家审核,显著提升了审计质量。
优化审计流程:明确工程审计的核心内容,如合同审核、工程量审核和费用审核。在工程量审核中,采用科学方法(如全面审核法、重点审核法)来识别虚增工程量或重复计算的问题。关注施工组织设计和技术资料,确保费用审核的准确性。
规范工程结算:严格规范政府投资工程结算流程,确保工程造价的合理性和透明性。例如,福建省财政厅通过系统梳理和对比分析,减少了不合理支出,全年净审减金额达5.47亿元。
注重现场踏勘:深入项目现场进行踏勘,了解项目实际情况,为预算优化提供依据。例如,福建省在对某展示馆项目预算评审时,通过现场调研提出合理建议,最终实现审减2175万元,审减率超过20%。
强化内部稽核与廉政建设:通过内部稽核机制,及时发现并纠正审计过程中的问题。加强廉政建设,确保审计工作的公正性和透明性。例如,江苏射阳县审计局通过“六字经”(扩、管、核、晒、奖、廉)模式,一年内审减财政投资1亿余元,有效提升了审计效益。
通过以上策略的实施,不仅可以提高审减率,还能有效控制项目成本,提升工程质量,促进财政资金的高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