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基金的分录处理需要区分持有目的(交易性金融资产或其他类别),关键点包括:① 买入时按公允价值确认资产并冲减银行存款;② 持有期间收益计入投资收益;③ 卖出时差额调整投资收益。
-
交易性金融资产(短期持有)
- 初始确认:借记“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贷记“银行存款”。相关交易费用直接计入“投资收益”借方。
- 公允价值变动:资产负债表日,按市价调整账面价值,差额记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 持有收益:分红或利息借记“银行存款”,贷记“投资收益”。
- 卖出处理:按实收金额借记“银行存款”,按账面价值贷记“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公允价值变动”,差额计入“投资收益”。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长期持有)
- 初始确认:借记“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成本”,贷记“银行存款”,交易费用计入资产成本。
- 公允价值变动:差额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不影响当期损益。
- 持有收益:股息收入贷记“投资收益”。
- 卖出处理:实收金额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调整留存收益(“盈余公积”“利润分配”),原“其他综合收益”余额同步结转。
提示:基金分类直接影响分录科目和损益确认方式,企业应根据持有意图和会计准则要求选择适当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