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凭证和记账凭证是会计核算中两个核心概念,二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定义、作用及编制流程等方面,具体分析如下:
一、定义不同
-
会计凭证
是记录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情况的书面证明,是登记账簿的直接依据。它包括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两类。
-
记账凭证
是会计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按照经济业务内容编制的会计分录后填制的凭证,是登记账簿的直接依据。
二、作用不同
-
会计凭证 :
证明经济业务的真实性和合法性,为记账凭证的编制提供原始数据支持。
-
记账凭证 :
用于分类、汇总原始凭证信息,确定会计分录,并最终反映在账簿中,辅助进行财务分析和决策。
三、编制流程不同
-
会计凭证 :
-
原始凭证 :直接记录经济业务(如发票、入库单等),由业务发生时取得或填制。
-
记账凭证 :需审核原始凭证后,根据经济业务性质编制会计分录(如借方、贷方科目及金额)。
-
-
记账凭证 :
包含编制名称、日期、编号、摘要、借贷方科目、金额等要素,并可附原始凭证作为附件。
四、分类不同
-
会计凭证 :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两大类。
-
记账凭证 :根据用途分为专用记账凭证(如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通用记账凭证。
五、其他区别
-
法律地位 :原始凭证是经济业务的直接证明,具有法律效力;记账凭证是会计处理的中间结果,不具备直接法律效力。
-
保管要求 :原始凭证需妥善保管以备查,记账凭证则需定期装订归档。
总结
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的“原始证明”,而记账凭证是基于原始凭证经过审核、分录处理后的“核算依据”。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企业会计记录的完整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