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人才培养政策的核心围绕政治引领、专业发展、高端培养和国际化视野展开,具体如下:
一、政治引领与政治标准
-
党管人才原则
坚持党管人才,发挥党组领导核心作用,构建“党组统一领导+组织人事部门牵头+其他部门协同”的工作机制,确保政治标准贯穿人才选拔、培养全过程。
-
政治素质要求
通过“四个意识”“四个自信”“两个维护”评价机制,选拔政治合格人才,政治不合格者坚决不予任用。
二、专业发展与高端培养
-
会计领军人才培养
实施“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计划”,分企业、行政事业、注册会计师、学术四类培养,培训周期6年,通过淘汰机制确保质量,优秀者可担任行业标准咨询专家。
-
会计学科建设
推进会计学一级学科申报,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设立会计博士专业学位,强化实践与理论结合。
三、国际化视野与复合型人才
-
高端人才培养项目
面向45周岁以下、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英语熟练的专业人才,要求有行业经验或学术背景,注重跨文化沟通能力。
-
实践能力优先
2025年拟录用名单中,实践经验者占比超50%,体现“名校学历+行业经验”复合型人才选拔趋势。
四、政策实施与保障
-
制度保障
建立健全党管人才、干部选拔任用等制度,强化考核与监督,确保政策落地。
-
财政支持
财政部持续加大人才培养投入,例如2023年资助学生达3111亿元,占国家资助总额69%,支持教育公平与战略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