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生的基本步骤可分为观察、构图、起稿、铺色、深入刻画和调整五个阶段,具体如下:
一、观察与构图
-
观察对象 :深入分析形质特征、光影变化及空间关系,选择最具表现力的角度和姿态。
-
确定构图 :明确主体与背景的取舍,运用“近实远虚”原则处理层次关系,注意画面平衡与节奏。
二、起稿与铺色
-
起稿 :用简练线条勾画轮廓,快速捕捉形体的基本结构、比例和透视,初学者建议采用慢写法建立基础。
-
铺色 :自上而下、由远及近分配色彩,注意冷暖对比(如亮部偏暖、暗部偏冷)和色彩的明度、纯度,避免概念色混淆。
三、深入刻画
-
处理光影 :通过厚涂法表现体积感,突出受光面(偏暖色)与背光面(偏冷色)的对比。
-
细节处理 :强化明暗交界线、投影和反光,注意虚实关系(如透明物体的边缘模糊处理)。
四、调整与完善
-
整体审视 :从整体感觉出发,调整色彩搭配、明暗对比及细节处理,确保画面协调统一。
-
局部优化 :对关键结构(如树干、建筑轮廓)进行精细刻画,增强画面层次感和艺术表现力。
注意事项 :写生需灵活运用观察与速写的结合方式,初学者可从慢写打基础,逐步过渡到快速捕捉神韵;同时注意材料与环境的适配(如光线、天气对写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