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位于中国东部,长江、淮河横贯全省,地处华东腹地、承东启西,是长三角与中部地区的重要连接点。全省总面积14.01万平方公里,地形呈现"三山一平原"格局(大别山、皖南山区、江淮丘陵与沿江平原),气候南北过渡明显,兼具南方湿润与北方干燥特征。
-
经纬度与邻省
安徽介于东经114°54′—119°37′、北纬29°41′—34°38′之间,东接江苏、浙江,西连河南、湖北,南邻江西,北靠山东。省会合肥接近几何中心,距上海、武汉等大城市均在500公里半径内。 -
三大自然地理单元
- 淮北平原:黄河故道冲积形成,海拔不足50米,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
- 江淮丘陵:过渡地带,巢湖为全省最大淡水湖,四季分明
- 皖南山区:黄山(最高峰莲花峰1864米)、九华山等构成长江与钱塘江分水岭
-
水系与交通枢纽地位
长江流经皖南416公里,淮河横贯皖北430公里,新安江属钱塘江水系。京沪、京九、沿江高铁在此交汇,芜湖港为长江第五大港,合肥新桥机场通达全国。 -
资源分布特征
淮南、淮北煤矿储量占华东1/3,铜陵有"中国古铜都"之称,皖南盛产茶叶(祁门红茶、黄山毛峰),淮北平原为全国商品粮基地。
安徽"左右逢源"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产业转移示范区,沿江城市带承接长三角辐射,皖北融入中原经济区,皖南生态资源推动绿色经济发展。建议结合地形图观察其"吴头楚尾"的文化过渡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