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物素描的起稿要从整体构图和基本轮廓入手,先确定物体位置比例,再勾勒大形,避免过早陷入细节。观察静物的几何形态、透视关系和明暗交界线是起稿阶段的核心,通过轻线条快速捕捉结构框架,为后续塑造打下基础。
-
构图优先:用辅助线(水平线、垂直线或关联线)确定物体在画面中的整体位置,确保主次分明、疏密有致。主体物通常置于视觉中心偏左或右,避免居中或边缘化。三角形或“C”形构图能增强画面稳定性或动感。
-
概括大形:将复杂物体简化为几何体(如球体、立方体、圆柱体),用长直线轻勾外轮廓。例如,苹果可先画圆形,瓶子概括为长方形加椭圆。忽略细节,专注比例和透视,检查物体间的高低、宽窄关系。
-
明暗交界线定位:快速标记光源方向,找出物体最暗的转折线(明暗交界线),区分受光与背光面。这一步能提前规划体积感,避免后期调整结构。
-
动态调整:边画边退远观察,修正比例偏差。若发现构图失衡,可擦除重绘,保持线条轻淡以便修改。透视错误(如桌面倾斜)需及时调整。
起稿阶段如同建筑打地基,“宁方勿圆,宁粗勿细”。掌握这些技巧后,再逐步推进到阴影和细节刻画,作品自然扎实生动。多练习不同角度和组合,观察力与手感会同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