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金寨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和人民军队的发源地之一,以“立夏节起义”“六霍起义”为核心,孕育了红四方面军等12支红军主力,诞生了59位开国将军,十万儿女为国捐躯,铸就了“坚贞忠诚、牺牲奉献、永跟党走”的大别山精神。
-
革命策源地与红军摇篮
金寨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核心区,1929年立夏节起义(商南起义)和六霍起义在此爆发,组建了红11军第32师等主力部队,成为红四方面军的主要发源地。抗战时期是安徽抗日救亡运动中心,解放战争时期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在此留下战斗足迹。 -
英雄辈出的红色热土
革命战争年代,金寨10万英雄儿女参军参战,绝大多数壮烈牺牲,解放后涌现59位开国将军,如徐立清、皮定均等。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为修建梅山、响洪甸水库,10万群众移民搬迁,再次彰显老区人民的奉献精神。 -
大别山精神的生动诠释
从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1920年燕溪小学学习小组)到党组织建立(1924年笔架山农校党支部),从武装斗争到治淮工程,金寨人民始终以“坚贞忠诚、一心为民”为信念,***总书记曾动情评价:“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
金寨的革命历史是中国***百年奋斗的缩影,其精神财富至今激励着后人传承红色基因,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