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谈判的策略和技巧

合同谈判的策略与技巧可归纳为以下五个核心要点,结合权威信息源整理如下:

一、明确目标与底线

  1. 设定清晰目标 :谈判前需明确自身核心利益与可接受底线,确保最终协议符合预期。

  2. 研究对方立场 :通过背景调查了解对方需求与底线,为策略制定提供依据。

二、制定周密计划

  1. 分阶段推进 :将谈判分为开局、核心议题、收尾等阶段,合理分配时间与资源。

  2. 预留谈判空间 :初期避免暴露核心底线,为后续协商留出余地。

三、灵活运用策略

  1. 开局策略 :采用协商开局建立信任,或通过“先让步”策略获取心理优势。

  2. 非语言沟通 :利用沉默、肢体语言等非语言手段调节气氛,增强说服力。

四、强调共同利益

  1. 突出双赢目标 :通过强调合作价值引导双方达成互惠协议,避免零和博弈。

  2. 创造合作氛围 :通过共同目标建立信任,促进更深入的协商。

五、控制谈判节奏

  1. 合理分配议题 :优先讨论核心条款,避免陷入琐碎细节。

  2. 适时休整 :谈判中适时暂停,让双方冷静思考,恢复理性。

六、合同条款细节

  1. 明确责任与义务 :确保条款清晰无歧义,避免法律风险。

  2. 备选方案设计 :针对争议点准备替代方案,增强谈判灵活性。

通过以上策略与技巧的综合运用,可有效提升合同谈判的成功率,实现双方利益最大化。

本文《合同谈判的策略和技巧》系辅导客考试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合作方转载必需注明出处:https://www.fudaoke.com/exam/2706994.html

相关推荐

合同负债的核算内容及方法

合同负债的核算内容及方法如下: 一、核心定义 合同负债指企业已收或应收客户对价而应向客户转让商品的义务,属于新收入准则下的核心科目,替代了原预收账款的核算方式。 二、核算内容 确认时点 在客户实际支付款项与到期应支付款项孰早时点确认,例如预售房收到款项时立即确认为合同负债。 计量基础 以企业因转让商品而预期有权收取的对价金额计量,包括商品或服务的价值及增值税(需单独处理)。 账务处理 收到预付款

2025-05-08 会计考试

合同资产合同负债的会计处理

合同资产与合同负债的会计处理需根据履约义务完成情况区分,具体如下: 一、合同资产处理 确认条件 企业已向客户转让商品,但尚未满足无条件收款条件(如需完成其他履约义务)。 初始确认分录 借:合同资产 贷:主营业务收入(或合同负债,若已预收对价)。 转为应收账款 当履约义务完成(如商品验收合格),且有权无条件收款时,将合同资产转为应收账款: 借:应收账款 贷:合同资产。 二、合同负债处理 确认条件

2025-05-08 会计考试

合同负债完整会计分录

合同负债的完整会计分录需根据业务场景和履约进度进行区分处理,具体如下: 一、合同负债的确认与初始计量 客户已支付合同对价时 当企业收到客户预付款项或取得无条件收取对价权利时,按实际收款或应收金额确认合同负债: $$借: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 $$贷:合同负债$$ 示例 :客户预付5万元货款,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 50,000$$ $$贷:合同负债 50,000$$

2025-05-08 会计考试

合同负债余额在借方怎么处理

合同负债余额在借方时,通常表明企业在履行合同义务后尚未完全确认收入,或者存在未结清的合同负债。以下为具体处理方法: 1. 确认未结清的合同负债 企业需检查合同负债借方余额的具体来源,如是否为客户预付款项的冲销、收入确认的延迟等。 根据合同履约进度,确认应结转的收入金额,借记“合同负债”,贷记“主营业务收入”或“其他业务收入”等相关科目。 2. 核对账务处理

2025-05-08 会计考试

合同管理风险点及控制

合同管理风险点及控制的核心在于建立规范流程、明确权责划分、强化文本审核和动态监督履行,重点防控条款漏洞、履约偏差和法律纠纷三大风险。 风险点识别 条款漏洞风险 :合同文本表述模糊或关键条款缺失,易引发争议。例如未明确违约责任或交付标准。 履约偏差风险 :执行过程中因监督不足导致进度延迟、质量不达标或单方违约。 法律合规风险 :违反《民法典》等法规,如未及时签订劳动合同需支付二倍工资。 控制措施

2025-05-08 会计考试

合同资产和合同负债的核算

合同资产和合同负债是企业会计准则中的核心概念,分别代表已履约未收款和已收款未履约的权利义务关系,直接影响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收入确认逻辑。 合同资产的核算要点 合同资产是企业已向客户转让商品或服务后,有权收取对价但收款权取决于非时间因素(如履约完成度)的资产。例如,分阶段交付项目中,已完成部分对应的收款权需等待整体验收后才能转为应收账款

2025-05-08 会计考试

合同负债可以计入其他应付款吗

合同负债在特定情况下可以计入其他应付款科目,具体如下: 基本定义与分类 合同负债指企业因未履行合同义务(如未提供商品或服务)而需承担的债务,属于负债类科目。当企业收到预付款但尚未履行义务时,该款项应计入合同负债。 与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的转换 月末结转机制 :企业通常在月末计提合同负债,并在下月月初将负债金额转入“应付账款”或“其他应付款”科目,完成会计处理。 实际支付时的处理

2025-05-08 会计考试

合同资产和合同负债的账务处理

合同资产和合同负债的账务处理需根据企业业务类型和履约进度分阶段进行,核心区别在于商品或服务的转让时点。以下是具体处理规则: 一、合同资产处理 确认条件 企业已向客户转让商品但未履行履约义务时,形成合同资产。例如,预收款项对应商品尚未交付时,该款项应计入合同资产。 账务分录 客户支付对价时: 借: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 贷:合同资产 确认收入时: 借:合同资产 贷

2025-05-08 会计考试

合同负债开票会计分录

‌合同负债开票时的会计分录需区分两种情况:已确认收入部分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未确认部分仍保留“合同负债”科目。 ‌ 核心要点包括:①开票金额需拆分已/未确认收入;②增值税处理同步完成;③科目余额需动态调整。 ‌分点解析: ‌ ‌开票与收入确认分离时 ‌ 借: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全额) 贷:合同负债(未确认收入部分) 主营业务收入(已确认部分)

2025-05-08 会计考试

单位自我风险管理策略

​​单位自我风险管理策略的核心在于通过系统化方法识别、评估和应对潜在风险,以保障组织稳健运行。关键亮点包括:​ ​ ​​建立风险偏好框架​ ​明确单位对风险的容忍度;​​四类基础策略​ ​(规避、转移、降低、承受)灵活组合;​​动态调整机制​ ​结合内外部环境变化持续优化;​​全员参与文化​ ​将风险管理嵌入各业务环节。 ​​风险识别与评估​ ​ 通过定期排查业务链条中的规划、监管

2025-05-08 会计考试

合同负债会计科目

合同负债会计科目 是会计中用于记录企业在履行合同义务过程中,由于已经收到客户支付的款项,但尚未履行相应的合同义务,而形成的负债。它属于负债类科目 ,用于准确反映企业在合同履行过程中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合同负债的确认条件 合同成立且有效 :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合同必须是合法、有效的,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必须明确。 已收或应收客户款项 :企业已经收到客户支付的款项,或者有权利向客户收取款项。

2025-05-08 会计考试

合同负债的账务处理方法

​​合同负债的账务处理方法​ ​ ​​合同负债是企业已收或应收客户对价但尚未履行履约义务的负债,需按不含税金额确认,并在履约时转为收入。​ ​关键处理包括​​初始确认、价税分离、收入结转​ ​,并需区分行业特殊性和税会差异。 ​​初始确认​ ​:收到客户预付款或取得收款权利时,按不含税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合同负债”。涉及增值税的,同步确认“应交税费——待转销项税额”。例如

2025-05-08 会计考试

合同诈骗罪辩护策略

​​合同诈骗罪的有效辩护需围绕“非法占有目的”的核心要件,通过证据解构、法律适用争议和量刑情节三大维度展开。​ ​关键策略包括:​​否定主观故意​ ​(如证明资金用于生产经营)、​​切割民事欺诈​ ​(履约瑕疵≠刑事诈骗)、​​精准抗辩犯罪金额​ ​(已履行部分扣除),以及​​利用程序辩护​ ​(排除非法证据)。 ​​证据体系的全面挑战​ ​ 重点审查言词证据合法性(如刑讯逼供排除)

2025-05-08 会计考试

合同结算的通俗理解

合同履行后的账目清算 合同结算是指在合同履行完毕后,根据合同条款对双方经济往来进行核算和清算的过程。以下是通俗解释: 一、核心概念 基础定义 合同结算是合同双方完成约定义务后,对已履行部分的费用、款项进行核对、调整和支付的行为。例如,工程完工后按约定支付工程款,服务完成后收取报酬等。 核心作用 确保双方按约定履行义务 核算各自权益与义务 预防因账目不清引发的纠纷 二、主要流程 资料提交与审核

2025-05-08 会计考试

施工合同的谈判策略

‌施工合同的谈判策略关键在于明确需求、平衡利益、规避风险,通过专业准备和灵活沟通达成双赢。 ‌ ‌明确核心需求 ‌ 谈判前,业主和承包商需梳理自身核心诉求,如工期、预算、质量标准等,并区分“必须实现”与“可协商”条款。例如,业主可能坚持环保材料,而承包商可争取分期付款,避免因次要条款僵持。 ‌掌握市场行情 ‌ 了解行业价格波动、人工成本及材料供应趋势,用数据支撑报价或还价。若钢材价格上涨

2025-05-08 会计考试

合同金额和合同总额有什么区别

合同金额和合同总额是合同中常见的两个概念,它们在定义和用途上有所不同。以下是两者的主要区别: 1. 合同金额的定义 合同金额是指合同中明确约定的交易总金额,通常是双方在签订合同时基于项目或服务的预算、目标和范围达成的共识。它是合同中具体的交易金额,反映了双方就某项具体交易或服务所确定的价款。 2. 合同总额的定义 合同总额则是指合同中涉及的所有交易的总价值

2025-05-08 会计考试

合同结算和合同负债的区别

结算金额与履约义务 合同结算与合同负债是会计核算中两个密切相关但性质不同的科目,主要区别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核心概念差异 合同结算 用于核算企业在合同履行过程中与客户之间因履行合同而产生的结算金额,反映合同交易的动态结算状态。它既包括已履行履约义务后的实际结算金额,也包含未结算的金额及结算差异(如预收款项与应付款项的调整)。 合同负债

2025-05-08 会计考试

合同资产和合同履约成本的区别

合同资产与合同履约成本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定义、性质、确认条件、计量方式及列报方式等方面,具体如下: 一、定义与性质 合同资产 :指企业已向客户转让商品或提供服务,但尚未满足收入确认条件(如需等待其他履约义务完成)而享有的对价权利,属于资产类科目。 合同履约成本 :为履行合同发生的直接成本(如材料、人工等),预期能够收回时确认为资产,属于存货类科目。 二、确认条件 合同资产

2025-05-08 会计考试

合同结算与合同资产

合同资产与合同结算是企业会计核算中的两个重要概念,二者在定义、性质及会计处理上存在显著差异。以下是具体分析: 一、核心区别 定义与性质 合同资产 :属于资产类科目,指企业已向客户转让商品但尚未满足收款条件的权利,该权利取决于时间流逝之外的其他因素(如交付另一项商品)。 - 合同结算 :属于共同类科目,用于核算合同履行过程中的结算款项和收入结转,期末余额根据方向不同分别列示为资产或负债。

2025-05-08 会计考试

合同资产和合同负债可以抵消吗

​​合同资产和合同负债能否抵消?关键结论是:同一合同下的资产与负债可以净额列示,但不同合同间不可互相抵销,且无效合同绝对禁止抵销。​ ​ ​​同一合同下的处理​ ​ 根据会计准则,同一合同产生的资产(如已履约未收款权利)和负债(如预收款项义务)需以净额列示。例如,若企业预收客户100万元但仅完成60%服务,则合同负债40万元可与合同资产60万元抵销后列示20万元净资产。 ​​不同合同的限制​ ​

2025-05-08 会计考试
查看更多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