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后答辩是否算盲审通过?答案是肯定的,但需满足关键条件:根据专家意见完成实质性修改并通过导师或复审专家审核,方可视为盲审通过并进入答辩环节。
-
盲审结果的分级与处理
盲审意见通常分为“同意答辩”“修改后答辩”和“不同意答辩”三类。若结果为“修改后答辩”,学生需按意见逐条修改,提交修改说明并经导师签字确认。部分院校要求修改稿送原专家复审,通过后即认定为盲审通过。 -
修改的实质性要求
修改需针对盲审指出的核心问题,如数据真实性、逻辑漏洞或格式规范等,而非简单调整表述。例如,补充实验数据、重构论证框架或规范参考文献格式等,均需体现学术严谨性。 -
审核流程的严格性
修改后的论文需通过导师或专家二次审核,确认无误后方可进入答辩。若修改不彻底或未回应评审意见,可能被要求重新送审甚至延期答辩。 -
时间节点的把控
多数高校要求修改在1个月内完成,逾期可能影响答辩资格。学生需预留充足时间完善论文,避免因仓促修改导致复审不通过。
总结:修改后答辩是盲审通过的必经阶段,关键在于高质量完成修改并严格遵循审核流程。建议学生尽早与导师沟通修改方案,确保论文最终符合学术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