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需规范使用
使用AI辅助撰写毕业论文是可行的,但需注意学术规范和原创性要求。以下是综合建议:
一、AI辅助的适用场景
-
辅助收集资料与文献综述
AI可快速检索相关文献,提供参考资料目录和文献原文,帮助构建文献综述基础。
-
框架搭建与大纲生成
输入主题后,AI能自动生成初步大纲,明确章节结构与逻辑关系。
-
语言润色与格式调整
AI可优化语句表达,检查语法拼写,并提供符合学术规范的格式模板。
二、规范使用原则
-
禁止生成核心内容
核心观点、研究方法、数据分析等原创性部分必须由学生独立完成,AI仅能辅助非核心环节。
-
控制AI生成内容比例
部分高校规定AI生成内容不得超过全文20%,否则可能触发学术审查。
-
标注AI使用细节
需在论文中披露AI工具名称、版本及使用范围,并保留原始处理记录。
三、操作建议
-
明确研究方向
通过AI分析学术热点,结合自身兴趣确定论文主题,确保研究的创新性。
-
分阶段完成
-
先用AI生成大纲和初稿,再通过查阅文献、实地调研等方式补充内容。
-
完成初稿后,至少修改2-3次,确保逻辑严谨、语言规范。
-
-
避免直接提交AI生成内容
必须结合自身思考进行润色调整,形成独特学术风格。
四、风险提示
-
学术诚信问题 :直接使用AI生成的文字可能被判定为抄袭,影响成绩和学位。
-
技术依赖风险 :过度依赖AI可能削弱独立思考与研究能力,需平衡辅助与自主性。
建议优先选择学术规范完善的AI工具(如掌桥科研),并严格遵循学校要求。若对AI生成内容存疑,可咨询导师或学术机构。